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后西山即目》
《雪后西山即目》全文
明 / 徐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抱暖驱坚径,声连千里白。

鍊水缚地骨,寒落石林瘠。

晴眶归众曜,远明表微僻。

冻涨冰叶散,风洲霰纹积。

劲草创坚立,溪翎登岸踯。

陆壑坦殊貌,群峰态转益。

陡巘未云青,潜澌结夐石。

淞流解屡合,风日争向夕。

当险值归樵,耸肩避尘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西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季山水的静谧与壮丽。"抱暖驱坚径",形象生动地写出雪后的山路虽硬实但仍有温暖的气息;"声连千里白"则描绘出雪覆盖大地,连绵不断的白色世界。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鍊水缚地骨"和"寒落石林瘠",表现出冰雪冻结山川的冷峻与荒寂。

"晴眶归众曜"暗示着阳光穿透云层,照亮雪后的山峦,"远明表微僻"进一步强调了光线在偏远角落的映照。"冻涨冰叶散"和"风洲霰纹积"则描绘了冰雪融化和风霜凝聚的动态画面。

"劲草创坚立"象征坚韧的生命力,"溪翎登岸踯"则描绘鸟儿在雪后岸边的活动。诗人通过"陆壑坦殊貌"和"群峰态转益",展现出山势的起伏变化和各异风貌。

"陡巘未云青"暗示山顶的冰雪尚未消融,"潜澌结夐石"则揭示了冰雪在暗处凝结的景象。"淞流解屡合,风日争向夕"描绘了江流在阳光下时而冻结时而融化的过程,以及日暮时分的景色。

最后两句"当险值归樵,耸肩避尘客",描绘了山中樵夫避让行人的情景,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雪后西山的冬日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美。

作者介绍

徐夜
朝代:明

(约1617—约1688)明末清初山东新城人,字东痴,初名元善,字长公。明诸生。工诗。明亡后更名夜,字嵇庵。隐居东皋郑潢河上,顺治间曾南行访林和靖故居,登严子陵钓台。康熙间荐鸿博,不赴。有《东痴诗钞》。
猜你喜欢

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其一

好爵洵可贵,不贪良独难。

《道德》五千言,止足为真诠。

汉时二疏志,千载称大贤。

岂不念苍生,身遂名亦全。

象齿何为焚,膏明将自煎。

因君振遥策,怀古心悠然。

(0)

叔父同弟阮迟予芜关次日予北发

小泊聚江干,帆开泪未干。

路长催老易,家近恨归难。

长大看吾弟,浮沉付一官。

今宵浑不寐,倍觉夜漫漫。

(0)

太原

漠漠寒沙映戍楼,乱馀烽火未全收。

天清句注连云起,木落汾河抱郭流。

白草昼明吹角晚,黄榆风冷射雕秋。

亦知万里轻行役,岁暮旌旗发旅愁。

(0)

浣溪沙.己庚之间叶伯蘧仲鸾叔达昆季时有文宴余爱斯调得数十首离合断续不知为何题也今记忆三首重录于此以作春梦·其二

欲问花前第几春。却看桃片委苔尘。

赋情谁及杜司勋。

菱髻初装珠络小,芹泥浅傅玉膏匀。

轻衫细马那时人。

(0)

临别·其一

漫调玉管拨银筝,踯躅离筵听不清。

一样歌喉珠宛转,而今都带断肠声。

(0)

黔阳夜泊怀诸兄弟

故国一为别,舟居已半年。

山城杨柳岸,巷陌豆花天。

夜静溪声近,秋空月影圆。

何因乡梦少,岑寂不成眠。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