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庭梧》
《伤庭梧》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庭前两梧桐,肤寸手所掇。

岁月曾几何,直上殊挺拔。

峨峨双幡幢,云汉相摩戛。

谓言召南棠,百岁辞剪伐。

独嫌清秋夜,障我中天月。

星辰互蔽亏,胸次不得豁。

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

飓风忽西来,势倒沧海竭。

屋瓦尽飞扬,行道多颠蹶。

挺然与风争,倔强蛟龙跋。

终然不自持,划若崩山坼。

杜陵惜楠树,我意亦恍惚。

信哉昌黎言,木高风必折。

勿言势崔嵬,蝼蚁中潜穴。

似闻崇明沙,滨江马陀窟。

万室随江流,老少多漂没。

公胡久彷徨,为此良咄咄。

翻惜堂搆初,不种松与柏。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伤庭梧》,是明代文学家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庭前两棵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和遭遇,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庭前两梧桐,肤寸手所掇”描绘了梧桐树的生长环境,它们在庭院中生长,触手可及。接着,“岁月曾几何,直上殊挺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梧桐树的成长,它们在岁月中不断向上生长,显得格外挺拔。

接下来,“峨峨双幡幢,云汉相摩戛”描述了梧桐树的高度,它们如同双幡幢般高耸入云,与天空中的云汉相互碰撞。诗人以“谓言召南棠,百岁辞剪伐”表达对梧桐树长寿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够像召南棠一样,百年不被砍伐。

然而,“独嫌清秋夜,障我中天月”描绘了梧桐树在清秋之夜的阻碍,它们遮挡了天空中的月亮,让诗人感到胸中不畅。诗人试图移除梧桐树,“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但又舍不得它们茂盛的景象。

紧接着,“飓风忽西来,势倒沧海竭”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它将房屋的瓦片吹得四处飞散,行人也因风势而颠簸。梧桐树在这场风暴中与风力抗争,“挺然与风争,倔强蛟龙跋”,最终却无法自持,“终然不自持,划若崩山坼”。

诗人联想到杜甫对楠树的惋惜,“杜陵惜楠树,我意亦恍惚”,并引用韩愈的诗句“木高风必折”,表达了对梧桐树命运的感慨。最后,“勿言势崔嵬,蝼蚁中潜穴”提醒人们即使事物看似强大,也可能隐藏着脆弱之处。诗人还提到崇明岛上的灾情,“似闻崇明沙,滨江马陀窟”,以及对官员长久徘徊于灾情面前的批评,“公胡久彷徨,为此良咄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当初未能种植松柏的遗憾,“翻惜堂搆初,不种松与柏”。

整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命运,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更漏子

半开帘,斜背烛。困倚画屏新浴。眉淡扫,髻低梳。

夜凉生绣襦。秋声骤。雁来候。人共海棠消瘦。

香乍热,箪微寒。魂消似去年。

(0)

南蒯歌

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

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0)

齐人歌

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唯其儒书。

以为二国忧。

(0)

五月八日游中桥唐园

果熟榴红曙色晴,阴阴夏木午风清。

柳无白絮三春过,藤有黄瓜五月生。

座对青山浑入画,门依绿水得幽情。

喜看嫩笋多成竹,一树浓槐蜩几声。

(0)

潇湘逢故人慢.奉和司农公见寄原韵

东南云雾,向何处投竿,且还拥絮。岸帻临江浦。

久人倦空斋,书抛花屿。

过日无聊,敢浪说、扬雄油素。

赖消愁、研涤琉璃,自写羊城佳句。

岁时迁,风景暮,想借庑焦林,马樱开处。

觞咏花间路。空惆怅而今,文通别赋。

布帽蒙头,恐负却、欧阳知遇。

但梦绕、长乐钟声,三匝龙楼烟树。

(0)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

玉露筛凉,银河泻暑,卧看双星历历。

难得良宵,预贺天孙七夕。

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觞琼液。

对清尊、各唱新词,不羡黄九秦七。

人生欢会无多,看秋花秋草,凋零颜色。

物已如斯,苦费思量何益。

梧桐叶、萧瑟三更,蟋蟀声、凄凉四壁。

听臣语、公等休愁,且同倾一石。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