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六》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时朱洁翁,有约吾宁忘。

谓及杨柳青,置酒城东堂。

一日三寻君,不嫌拇趾伤。

遇客君边来,贻我书几行。

但言病苦深,未能禁风霜。

其辞若相谢,其意良疢伤。

关河二千里,共此明月光。

思君我在庭,思我君在床。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中的第十六章,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别时朱洁翁,有约吾宁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离别时的约定,即使时间流逝,这份承诺也未曾忘记。接下来,“谓及杨柳青,置酒城东堂”描绘了想象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杨柳的青绿和城东堂的场景,营造出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一日三寻君,不嫌拇趾伤”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频繁地寻找,不因任何困难而退缩。这句诗通过“拇趾伤”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的决心。

“遇客君边来,贻我书几行”描述了友人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虽然不能亲自相见,但书信成为了沟通的桥梁。接着,“但言病苦深,未能禁风霜”表达了友人身体的不适,以及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诗人对此感同身受,充满了同情。

最后,“其辞若相谢,其意良疢伤”表明了友人言语中的歉意和内心的痛苦,诗人理解并感同身受。尽管相隔千里,但“关河二千里,共此明月光”强调了他们之间共同拥有的情感纽带,即使身处不同地点,心中的月光将他们紧密相连。

“思君我在庭,思我君在床”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倾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无论是在自己的庭院还是友人的床榻,思念之情无处不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友情的深刻与珍贵。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二首

七叶衣冠尺五天,赤眉兵起竟谁全。
备尝庶孽流离□,□会仙直接引缘。
身世万端艰苦后,家门十载变更前。
操持正要看帆柂,勿便夸为到岸船。

(0)

次韵张鹏飞三绝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0)

丁亥元日二首

元日如常日,閒人更老人。
后杯真寿酒,便服胜朝绅。
何物称三品,今朝过六旬。
候门怜稚子,莫放杏梢春。

(0)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

廿年前一见,池口卸帆亭。
老子髯初雪,门生鬓未星。
汉衰诸葛死,楚恨屈原醒。
恻怆观遗集,犹欣有宁馨。

(0)

过嘉兴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扬州遇雪留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
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
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0)

红云亭即事五首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