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鞍及亭午,稍欣烟雾收。
苍然众山出,历历如雕锼。
前瞻一石独,灵宫居上头。
颇闻去年夏,水激龙腾湫。
走避登屋山,夜半齐呀咻。
幸兹溪涧中,今作清浅流。
宴安不可怀,变化诚难求。
翠华渺在望,行矣毋淹留。
解鞍及亭午,稍欣烟雾收。
苍然众山出,历历如雕锼。
前瞻一石独,灵宫居上头。
颇闻去年夏,水激龙腾湫。
走避登屋山,夜半齐呀咻。
幸兹溪涧中,今作清浅流。
宴安不可怀,变化诚难求。
翠华渺在望,行矣毋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上京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解鞍及亭午”,描述了诗人骑马旅行至正午时分,卸下鞍马,稍作休息的情景。接着,“稍欣烟雾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烟雾散去,视野变得清晰的喜悦之情。
“苍然众山出,历历如雕锼”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群山在云雾散尽后,呈现出清晰而壮观的景象,仿佛是经过雕刻的艺术品一般。接下来,“前瞻一石独,灵宫居上头”则进一步聚焦于前方的一块独立岩石,暗示着岩石之上可能隐藏着神秘的灵宫。
“颇闻去年夏,水激龙腾湫”两句,通过传说故事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暗示了这块岩石与水、龙、湫(深潭)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走避登屋山,夜半齐呀咻”描述了过去因洪水威胁,人们紧急避难的情景,通过“夜半齐呀咻”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幸兹溪涧中,今作清浅流”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溪涧水流平静、清澈的庆幸之情,同时也暗含对过去洪水肆虐的反思。
“宴安不可怀,变化诚难求”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现状的满足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安宁,同时认识到世事变化无常。
最后,“翠华渺在望,行矣毋淹留”以“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为喻,表达了诗人虽向往更高远的目标,但也要适时前行,不可停留不前的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