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树分阴》
《荆树分阴》全文
明 / 吴宣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

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荆树分阴》,是明代诗人吴宣所作。诗中以荆树为喻,探讨了人生与道德的深刻主题。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 开篇即以荆花设问,引出对人心本性的思考。荆花在诗中象征着自然与纯净,暗示着人之初性善。然而,“解复人心初”则提出疑问,人心是否能保持最初的纯净,还是会被外界影响而变得复杂。

“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人的身体(七尺躯)与行为(百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们行为与内心道德标准之间差距的感慨。七尺躯代表了人的物质存在,而百行则是指人的行为表现。诗人质疑为何人的身体健全,却使得道德行为变得稀疏,暗示了社会环境和个体选择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修养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气聚意味着凝聚力量,天始完则暗示着道德修养的完善如同天空之完整。流深海不墟则比喻道德如深海般深厚,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这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它如同自然法则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未能完全领悟的感慨,以及在反思之后的泪水。诗人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荆树、荆花等自然意象,以及对人心、道德、宇宙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诗中蕴含了对人性、道德、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吴宣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芗林五十咏·醉石

晚酌居然醉,昏昏不自持。
奇哉苍玉枕,眠到月来时。

(0)

晓入秘书省,过三桥

船底吴侬尚宴眠,一船炊饭数船烟。
行人各自东西岸,抵死回头看两边。

(0)

谢传宣州安道郎中送宣城笔

忽惊骑吏叩柴荆,厚禄移书访死生。
今日犹迟传岩雨,前身端是谢宣城。
解包兔颖霜盈把,试墨山泉月一泓。
老里苦吟翻作拙,捻须枉断两三茎。

(0)

谢唐德明惠筝

高人爱筝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云何又遣十辈来,昏花两眼为渠开。
贩夫束缚向市卖,外强中乾美安在。
锦纹犹带落花泥,不论烧煮两皆奇。
猪肝累人真可作,以笋累公端不恶。

(0)

谢襄阳帅杨侍郎辘轳体

合志同宗忆嗣清,寻盟继好感难兄。
关西伯起今夫子,後世子云重易经。
金薤银钩诒妙墨,貂裘王札寄交情。
本朝未有杨家相,留待公归两两星。

(0)

新涂抛江

烟雨横江水著天,不曾复涝似今年。
绿堤何用千株柳,只与行人碍过船。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