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转路不息,幽源从此去。
满地盖松阴,人影落何处。
石转路不息,幽源从此去。
满地盖松阴,人影落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石径、清泉、松林以及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首句“石转路不息”,以动态的石径和连续不断的行走,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接着,“幽源从此去”则引出了对源头的追寻,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觉醒。
“满地盖松阴,人影落何处。”这两句将视线转向地面,松树的浓荫覆盖大地,人行其上,留下隐约的影子。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喻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的关系。同时,通过“人影落何处”的疑问,引发读者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邃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虎丘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南服颁诏条,东林證迷误。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
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
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
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
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
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
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
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
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裤。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
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越亭二十韵》【唐·元晦】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南服颁诏条,东林證迷误。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悬冠谢陶令,褫佩怀疏傅。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裤。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https://shici.929r.com/shici/5unmB3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