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十里山行》
《八十里山行》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古风

桂林之区,猺贼杂处。

南有八十里之高山,绝天绵延开险阻。

贼人倚之作巢砦,劫掠经年势还大。

官军收捕费供给,主将逡巡竟何待。

居民近山昼夜愁,山下行人皆白头。

况闻良家半为贼,官府贪横仍诛求。

安得大聚边头兵甲铸田器,尽锄高山作平地。

高山平,猺贼毙。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八十里山行》描绘了桂林地区因猺贼混居而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中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首句“桂林之区,猺贼杂处”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揭示了族群冲突的社会环境。接着,“南有八十里之高山,绝天绵延开险阻”通过描绘连绵不绝的高山,营造出一种险峻与隔绝的氛围,暗示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贼人倚之作巢砦,劫掠经年势还大”一句,直接点出了贼人的活动范围和危害程度,展现了他们利用险峻的地形进行劫掠的猖獗态势。接下来,“官军收捕费供给,主将逡巡竟何待”则揭示了官府在面对贼患时的无力与迟缓,反映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困境。

“居民近山昼夜愁,山下行人皆白头”两句,通过居民的愁苦和行人的苍老,形象地描绘了长期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和岁月的无情流逝。最后,“况闻良家半为贼,官府贪横仍诛求”进一步揭露了贼患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官府的腐败与贪婪,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安得大聚边头兵甲铸田器,尽锄高山作平地。高山平,猺贼毙。”诗人在此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集中力量,不仅铲除高山,更从根本上解决贼患问题,恢复社会的和平与安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星岩二十景·其十九阿坡泉涌

药室璿房逦迤开,横空苍翠自崔嵬。

石泉涌出如飞练,万顷黄云染绿苔。

(0)

金山别黄水帘二首·其二

江月来何迟,轻风吹鬓丝。

不是送君别,安知此地奇。

客中灯是伴,兴至酒相宜。

明日东林下,玄言应对谁。

(0)

闻雁·其四

结阵寒云夕照斜,白蘋红蓼对江花。

多才似欲怜庄叟,作意长鸣度远沙。

(0)

送直阁黎瑶石致政南还·其二

汉家东阁籍才贤,廿载丹霄雨露偏。

倏尔蓬瀛生羽翼,翛然勾漏觅神仙。

山中暇日输浮白,花下清斋闭草玄。

知尔著书成世业,出关仍否向人传。

(0)

送临淮李秀岩留守南京·其一

金符玉节拜彤墀,分陕亲承圣主知。

吴地河山新授镇,汉家茅土旧开基。

渡淮尚想围棋墅,驻马时成横槊诗。

总为太平根本计,麒麟勋业万年垂。

(0)

得萧汉颍漕河书却寄

王事漕河上,春风望帝畿。

牙筹纾庙略,草色念柴扉。

帆挂千艘急,书回一雁飞。

他年论转饷,麟阁有光辉。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