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尧臣重葺明伦堂扶病草数韵旌之并以儆夫见义不为徒捐赀以饰梵宇琳宫妖祠淫祀者》
《刘尧臣重葺明伦堂扶病草数韵旌之并以儆夫见义不为徒捐赀以饰梵宇琳宫妖祠淫祀者》全文
明 / 孙绪   形式: 古风

忆昔正德庚辰时,一春淫雨无宁期。

泮宫垫没栋宇坏,阶墀淼淼成泽陂。

荒芜终日蛙争噪,庙貌仆地谁能支。

我闻急往拜泥淖,瞻依恋恋垂涕洟。

归来斋沐告县宰,鼎新只烦几指挥。

贱贫不足动观听,省躬敢复嫌迟迟。

嗟哉圣道等天地,胡乃自外生成为。

急解簪珥典衣帽,鸠工命匠同修治。

苟完足取待风雨,不向垣坞论崇卑。

于今歘忽三十载,丹青剥落涂离披。

殿廊门庑固无恙,堂斋危堕将倾欹。

横经问道无处所,注漏何自容皋比。

宫墙过者日千万,宁肯侧目来相窥。

岂无高位力足办,亦有富盛赀堪施。

徼福喻利心弥切,周行茅塞趍山蹊。

今日汉寿亭侯庙,明日碧霞元君祠。

缁流黄冠有建创,泰华不足方榱题。

一闻黉舍兴土木,拊膺顿足攒双眉。

永川王侯蜀良士,下车趋谒心神悲。

兴学劝士日我责,敢同他务姑徐徐。

旁观四境谂耆旧,尧臣刘子堪承之。

刘子吾乡旧阀阅,牙签邺架饶书诗。

手持符檄往事事,捐赀累百心熙熙。

病中忽闻事就绪,不觉赏叹还嗟咨。

急挥筠管道高谊,愧无玉佩琼琚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教育和文化重视的情景。诗人孙绪通过描述刘尧臣重修明伦堂的过程,展现了个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责任感。诗中提到的“明伦堂”是古代学校的重要建筑,象征着知识与道德的传授之地。

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过去的一场大洪水,导致泮宫(古代学校的代称)被淹没,庙宇损坏,环境荒芜。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和教育设施的破坏。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过去的哀叹上,而是转而赞扬了刘尧臣在困难时期挺身而出,积极修复明伦堂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个人对于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担当。

诗中提到的“圣道”可能指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刘尧臣行为的肯定,认为他的行动符合了高尚的道德标准。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刘尧臣如何动员资源,包括借出首饰、衣物等个人财物,以及出资修缮学校的具体过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诗人通过自己的反应——“不觉赏叹还嗟咨”,表达了对刘尧臣行为的赞赏和对未能像他那样行动的自责。同时,诗人也通过邀请好友“筠道”来表达对这一事件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激励他人,不要仅仅为了装饰佛寺道观而浪费资源,而应该关注更具有公共意义的事业,如教育。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个人行为的赞美诗,也是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

作者介绍

孙绪
朝代:明

初人。洪武中官饶阳知县,均赋役,清刑罚,以廉能称。
猜你喜欢

山园

山泉引派涨清池,野蔓移根络短篱。

艺果极知非老事,接花聊复效儿嬉。

提壶言语开颜听,斲木衣襦缓步窥。

莫笑题诗还满纸,小园幽事要君知。

(0)

山寺

信步得佳寺,入门吹断香。

林深栗鼠健,屋老瓦松长。

吊古增凄怆,凭高寄慨慷。

匆匆兴未尽,新月映方塘。

(0)

小酌

偶向东园把一杯,不辞团坐扫苍苔。

野花经雨自开落,山鸟穿林时去来。

皂白正非天欲辨,青黄要与木为灾。

今年秋后犹能健,剩乞梅栽与李栽。

(0)

小园

松菊仅三亩,作园真强名。

驯禽惊不去,熟果坠无声。

倦就盘陀坐,闲拈楖栗行。

茅亭亦疏豁,凭槛看春耕。

(0)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二首·其一

松阴系马启朱扉,粔籹青红正此时。

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

(0)

与儿子至东村遇父老共语因作小诗

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

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

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