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风露饱璚浆,不瞰酸甜瞰色香。
白足蛮童唱天半,摘来应胜黑衣郎。
枝头风露饱璚浆,不瞰酸甜瞰色香。
白足蛮童唱天半,摘来应胜黑衣郎。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荔枝采摘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荔枝的色泽与香气巧妙地融合于枝头风露之中,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诱人之处,更通过“不瞰酸甜瞰色香”的独特视角,突出了荔枝的视觉美感。白足蛮童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高声歌唱,在天际间回响,仿佛在庆祝这丰收的时刻。最后一句“摘来应胜黑衣郎”则以对比手法,强调了采摘荔枝的乐趣与价值,暗喻采摘者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胜过任何外在的评价或比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成功捕捉了荔枝这一季节性美食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在享受自然馈赠时的纯粹快乐。
老友相于,伤往事、江潭杨柳。
同屈指、垂垂半百,昔童今叟。
剪韭烹葵谐夙约,嘲风弄月谁称首。
五湖船、恰受两三人,能携否。莫闲却,弹筝手。
好缄着,悬河口。对门前亭榭,梅妻鸠妇。
生食何须求五鼎,雄心只合浇醇酒。
笑封侯绛巧乘时,元屠狗。
我昔当尔岁,小技尚未售。
尔年方十七,已作泮宫游。
今兹二十一,年富力更优。
天姿或可造,勿与庸俗俦。
所居好恬静,落落迥不犹。
期保千金体,心气归和柔。
此是养生诀,并为学业谋。
传薪今赖尔,力穑当有秋。
罗衣出浴,傍蕉天苔地。蓦见琪花映雕砌。
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刚五月,新绿池亭晚霁。
娟娟新月上,淡画眉痕,争道素娥比花媚。
偷置枕函边,翠被浓薰,休更数珠兰茉莉。
算之子、同心最关人,称缟袂三娘,晚妆簪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