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不可校,荣悴安能期。
飘风逐浮云,恍惚万象移。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
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
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
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
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
毁誉不可校,荣悴安能期。
飘风逐浮云,恍惚万象移。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
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
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
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
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诗二十首(其五)》以议论和寓言的方式探讨了人生的荣辱无常与名利虚幻。首句“毁誉不可校”表达出世间对人的评价难以统一,接下来“荣悴安能期”则揭示了人生起伏难以预料。"飘风逐浮云"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事如过眼云烟,瞬息万变。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两句通过典故,暗示了岁月流逝和个人际遇的无常,即使有所得,也可能失去。"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进一步强调了明智之人不会过于执着于名利,而通达之士会对此嗤之以鼻。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指出即使有卓越功绩,也抵不过世事变迁,人们往往容易忘记。"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表达了对世人过分追求物质财富的警示,认为这些不过是虚妄的追求。
最后两句"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以鸟儿栖息树枝的场景,寓意人在世间只是暂时的停留,应知足常乐。"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则以饮酒放歌,春风拂面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名利虚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