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晓空天散冷光,飓风三日断横洋。
归营戍卒春逃瘴,阅世山翁夜吒霜。
红刺桐花围郡邑,碧筼筜笋拂沧浪。
流年冉冉无聊赖,枉有高歌学楚狂。
霁晓空天散冷光,飓风三日断横洋。
归营戍卒春逃瘴,阅世山翁夜吒霜。
红刺桐花围郡邑,碧筼筜笋拂沧浪。
流年冉冉无聊赖,枉有高歌学楚狂。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早晨景象,天空中散落着冷冽的光芒,暗示着之前飓风带来的影响仍未消散。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戍卒在春天为了躲避瘴气而逃离驻地,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夜晚,山翁面对霜寒,感叹世事变迁。画面转至热带风情,红刺桐花开满城乡,翠绿的筼筜竹随波荡漾,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借此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内心的孤寂,虽然试图以高歌排遣无聊,却只能效仿楚狂,寓含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景抒情,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
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
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
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
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
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