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推三代,文章似六经。
应时明出处,当世仰仪刑。
贾谊趋宣室,桓荣表汉廷。
青云登棘位,皓月映槐厅。
大笔频追谥,丰碑屡作铭。
祝釐迎茂祉,赞祀答穹灵。
圣主加荣宠,儒林慕德馨。
声名腾宇宙,黼黻佐朝廷。
小子成樗散,明公耀德星。
朽材难切琢,钝刃冀摩硎。
得照青藜火,甘为白泽钉。
高山恒仰止,鄙业久荒宁。
讵敢思推挽,何繇乞建瓴。
鲋鱼愁旱辙,笼鸟羡秋冥。
未许升堂室,深怀捧户扃。
可怜昏瞀久,欣睹凤凰翎。
礼乐推三代,文章似六经。
应时明出处,当世仰仪刑。
贾谊趋宣室,桓荣表汉廷。
青云登棘位,皓月映槐厅。
大笔频追谥,丰碑屡作铭。
祝釐迎茂祉,赞祀答穹灵。
圣主加荣宠,儒林慕德馨。
声名腾宇宙,黼黻佐朝廷。
小子成樗散,明公耀德星。
朽材难切琢,钝刃冀摩硎。
得照青藜火,甘为白泽钉。
高山恒仰止,鄙业久荒宁。
讵敢思推挽,何繇乞建瓴。
鲋鱼愁旱辙,笼鸟羡秋冥。
未许升堂室,深怀捧户扃。
可怜昏瞀久,欣睹凤凰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呈太常少卿高先生》,通过“礼乐”、“文章”、“贾谊”、“桓荣”等典故,展现了对高先生学问与品德的高度赞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比喻,如“趋宣室”、“表汉廷”、“棘位”、“槐厅”等,形象地描绘了高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三代”、“六经”、“青云”、“皓月”等象征性语言,赞美高先生学问渊博,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其文章和行为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虽才疏学浅,但内心充满敬意,渴望能有机会向高先生学习,提升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高先生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热忱和谦逊的态度。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瞥然晓。便识破浮生,一场虚矫。
利呼驱驰,光阴迅速,空惹物情衰老。自歌自笑。
念好景、几人曾到。故园春色,海棠半开,绿杨轻袅。
休休万事了。听乱山深处,杜鹃啼叫。
归去来兮,长安古道,隐隐断霞残照。洞庭寂悄。
叹门外、落花风扫。故人别后,青霄凤吟杳杳。
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
痛哭书生不见归,朱董何人呼得起?
深衣大老为腐儒,纨裤小儿称丈夫。
学士时为八风舞,将军日醉千金壶。
人间赤子苦钳釱,抱麟反袂空流涕。
呜呼噫嘻,不有祝鮀之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
明月珠,不可襦。连城璧,不可餔。
世间所有皆虚无,百年光景驹过隙,功名富贵将焉如?
君不见北邙山,石羊石虎排无数。
旧时多有帝王坟,今日累累蛰狐兔,残碑断碣为行路。
又不见秦汉都,百二山河能险固。
旧时宫阙亘云霄,今日原田但禾黍。
古恨新愁迷草树,不如且买葡萄醅。
携壶挈榼閒往来,日日大醉春风台,何用感慨生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