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归曾此眺层巅,独步重来十五年。
人事几多随候革,山光水色自依然。
客归曾此眺层巅,独步重来十五年。
人事几多随候革,山光水色自依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川景色的深情回顾与感慨。首句“客归曾此眺层巅”,仿佛在回忆过去,诗人曾经在此地远眺高耸的山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独步重来十五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的变迁,诗人独自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经是十五年后的事了。
接下来的两句“人事几多随候革,山光水色自依然”,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不同变化轨迹。其中“人事几多随候革”暗示了世事的变迁,人世间经历了许多更迭,而“山光水色自依然”则强调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山水之美始终如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事的变化,表达了对永恒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不变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八口之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买吴牛十角,拖犁拽耙,耕翻大地,泼草开荒。
下种依时,移苗应候,裁向中田灌水浆。
灵苗长,看盈畴遍野,处处风光。
秋来雨顺时康。
有黍米凝珠滴露香。
向六时勤顾,三更不睡,呼男呼女,采取回仓。
击坏讴歌,烹鸡酌酒,妇乐夫*饮一觞。
无他事,但存诚守朴,稽首义欢饮一觞。
无他事,但存诚守朴,稽首羲皇。
自小颠狂,平生落魄,放浪飘蓬。
把三教玄机,从根识破,包含万象,混沌家风。
问释谈机,问儒说理,问道言丹守个中。
无拘执,但闲来捉虎,怒后擒龙。
不分南北西东。
信步逍遥到处通。
向太华峰头,瑶池会上,诗吟万字,酒饮千钟。
足下云生,袖中雷起,剑吐寒光射九重。
真风子,出乾坤之外,劈碎虚空。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
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制掣,雾霭云从。
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
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
须臾霖雨漂洪。
却都在天瓢一滴中。
发通身*火焰*,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
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
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
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
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
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
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
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
归来快乐逍遥。
且放下千斤饮一瓢。
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
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
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一穷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
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穷,不居南北,不属西东。
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
难言说,一星儿消息,天地根宗。
先须握定雌雄。
天癸生时鼓巽风。
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
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
灵胎结,待功成行满,独步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