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缵服忧勤未有言,诸儒经术侍彤轩。
九畴咸叙今天锡,三画何人昔梦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君主勤政的敬意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尊崇。"缵服忧勤未有言"一句,通过"缵服"象征皇权,赞美皇帝忧虑国事而不言休息的精神。"诸儒经术侍彤轩"则描绘了众多学者在朝廷中研习经学,侍奉君主的场景,体现了学术氛围的浓厚。
"九畴咸叙今天锡"中的"九畴"通常指古代的九种天象或法则,这里可能暗指皇帝得到了上天的恩赐,治理国家有方。"三画何人昔梦吞"则是巧妙地运用典故,"三画"可能指的是八卦中的乾卦,代表天,而"昔梦吞"则暗示了对先贤智慧的仰慕和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赞颂君王和学术为基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与政治抱负。
登山如观书,开卷见大意。
自非日紬绎,鲜克穷其秘。
晨兴趣归装,徬徨求杖履。
扶携下重阿,顾瞻情何已。
改涂指幽厓,牵萝入涧底。
划然双石门,洞府为谁启。
堂室皆天成,轩渠面江汜。
丹霞拟岱宗,锦石梁父耳。
何为探奇者,至此辄观止。
碑碣空纭纭,解人良未易。
所以面壁老,终古无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