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戎旃下,时来反陆沉。
平生惟饮胆,一夕遂灰心。
雹箭身曾受,霜花鬓已侵。
白驹徒见絷,不肯放归林。
卧病戎旃下,时来反陆沉。
平生惟饮胆,一夕遂灰心。
雹箭身曾受,霜花鬓已侵。
白驹徒见絷,不肯放归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重病的将领,身处战乱之中,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悲凉。首句“卧病戎旃下”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所处环境,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个人命运的无助。接着,“时来反陆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时运不济比作陷入深水,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动荡时局中的挣扎与困境。
“平生惟饮胆,一夕遂灰心”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主人公从充满勇气与决心到最终意志消沉的心理变化过程。饮胆,意指勇敢无畏,此处象征着过去的豪情壮志;而“遂灰心”则表明了在现实压力下,这种勇气逐渐消失,内心的希望与信念被磨灭。
“雹箭身曾受,霜花鬓已侵”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经历。雹箭象征着战场上的伤痛,霜花鬓则是岁月无情的痕迹,两者共同揭示了主人公在战争中所承受的痛苦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白驹徒见絷,不肯放归林”以马为喻,表达了主人公虽被束缚,但内心渴望自由与回归自然的愿望。然而,这愿望似乎难以实现,隐含了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反映了战争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悲凉与复杂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
君昔闲三纪,朝今聚众贤。
居然峙鸾鹄,不似袭貂蝉。
训俭无钗泽,遗忠有笏传。
将何告明主,事事法隆乾。
寂寞鳏翁掩县斋,吏传刺字睡惊回。
自从黄鹤仙人去,谁遣青牛道士来。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
殷勤问讯西山老,何日山中伴访梅。
仆负轻装主倚辕,交游握手若为言。
须求沂水风雩乐,勿爱沙河夜市繁。
曩日士曾宗郭太,它时我欲传何蕃。
殷勤待折津亭柳,老怕春寒不出村。
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
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