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阑干外遇婵娟,故弄云鬟不肯前。
问到年华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碧阑干外遇婵娟,故弄云鬟不肯前。
问到年华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微妙的画面。"碧阑干外遇婵娟",诗人以碧色的栏杆为背景,暗示了月光下的清幽环境,"婵娟"则代指明亮的月亮,形象生动。接下来的"故弄云鬟不肯前",通过女子的动作来表达情感,"云鬟"形容女子的秀发,她故意摆弄发丝,似乎在犹豫不前,不愿直面诗人的询问。
"问到年华更羞怯",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心理,当被问及年龄时,她显得更加羞涩,这可能暗示着她对青春的敏感和矜持。最后,"背人偷指十三弦"描绘了一个细节,女子悄悄地指向琴弦,可能是借弹奏来掩饰她的羞涩,也可能是借此传达某种心声,但又不愿直接表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含蓄、羞涩的少女形象,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女性特有的情感世界。苏曼殊的诗才在这首小令中得到了体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跛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
纳樵收直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