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跛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
纳樵收直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
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跛鳖。
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
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
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
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
纳樵收直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樵夫在清晨踏雪担柴的艰辛图景。诗人通过对老翁外貌和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不屈的劳作精神和生活的艰难。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了街东少年对老樵的轻视态度,以及老樵在这种态度下的隐忍与急迫。
老翁的鬓发如同雪白,其担负的柴禾在清晨时分显得沉重,他的身体羸弱,如同跛行的鳖甲。尽管如此,老翁仍旧汗流浃背,步履蹒 跚,但他并未停歇,因为他的体力已然疲惫,心中烦躁。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街东少年对老樵的傲慢态度,以及老樵低眉以听少年的话,并在片刻之后才得到应有的酬劳。然而,即便如此,老樵仍旧不敢怠慢地收拾柴禾,因为家中有病中的妇人等待他回去准备早饭。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樵与街东少年的不同境遇和态度,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上不同阶层人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劳动者艰辛生活状态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