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
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
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
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
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
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
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这首诗描绘了雷峰塔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宿于海云寺时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雷峰峰外翠”,以“翠”字点出雷峰塔外一片青葱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绿意在向人们展示其生机勃勃的一面。接下来的“四面湿人衣”,则通过人的感受来衬托出环境的湿润与清新,仿佛空气中的水分都凝聚在了四周,让人感受到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气息。
“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这两句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落叶与归鸟以情感,落叶似乎不愿离开,归鸟也显得格外慵懒,这不仅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木棉历经千年依然苍老,而冬日里的蔬菜却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得肥美,这两句诗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最后,“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诗人面对自己的白发,不禁发出感慨,岁月匆匆,自己已年过古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此身无百年,此名足千古。
嗟嗟时世人,役役何其苦!
既已美田庐,亦复荣簪组。
妻妾列鸳鸯,童仆豢狼虎。
顾盼亦足豪,乡邻谁与偶?
以此为盛名,其实亦何取!
海上无金丹,肉皮囊易腐。
功名富贵身,北邙一抔土?
况是膝下儿,昏昏愚且鲁。
有酒饮则狂,无书医不愈。
生儿永令名,翻以玷父祖。
人各有此忧,胡不以德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