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怀古二首·其一》。从这短小的八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日密畏前境,渊明欣故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旧日风光的敬畏之心和对昔日游历之地的喜悦。"那知饭不赐,所喜菊犹存。" 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即使是简单的食物(“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得到,但幸好那些小小的快乐,如菊花依然存在。
"亦有床座好,但无车马喧。"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居住环境,只是缺少了往日的繁华和吵闹。"谁为吾侍者,稚子候柴门。"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在柴门前等待他。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孤独和变化时的无奈。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情感,在这简洁的文字中展现出了复杂丰富的人生体验。
春霖百卉烂欲死,忽睹草花颜色佳。
空斋对此愁灼灼,二月山城无好怀。
昔时移种自历下,老父抱锄恒下阶。
弃官归卧三亩宅,僻巷不扫当门柴。
可怜飘泊干戈后,踪迹远逐飞蓬荄。
小人有母未敢出,万里关山号虎豺。
庭前春草巳三易,音尘摇落天之涯。
感时对花长叹息,零落莫向泥中埋。
极目江云倚山阁,春阴漠漠摇风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