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狃旦夕,嗟彼民何知。
只爱一冬暖,不复歌无衣。
去年烽火炽,今年姑安之。
今年谷尚贱,明年其免饥。
豺狼不可厌,鸩毒不可怀。
岂知伤心人,隐然有所思。
目前狃旦夕,嗟彼民何知。
只爱一冬暖,不复歌无衣。
去年烽火炽,今年姑安之。
今年谷尚贱,明年其免饥。
豺狼不可厌,鸩毒不可怀。
岂知伤心人,隐然有所思。
这首诗《岁暮吟四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民众在岁末时节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
首句“目前狃旦夕,嗟彼民何知”,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出百姓对眼前短暂的安宁与温暖感到满足,却忽略了更长远的忧虑。这里“狃”字生动地描绘了民众对当前短暂幸福的依赖和满足,而“嗟”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浅薄认知的感慨。
接着,“只爱一冬暖,不复歌无衣”,进一步强调了民众对于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感,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思考。这反映出社会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可能忽略了对人性本质的关怀与思考。
“去年烽火炽,今年姑安之”,通过对比去年的战乱与今年的暂时平静,展现了社会动荡与和平之间的脆弱平衡,以及民众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生存状态下的心理变化。
“今年谷尚贱,明年其免饥”,在粮食价格低廉的情况下,诗人预见到未来可能的粮食安全问题,体现了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民生保障的深刻洞察。
“豺狼不可厌,鸩毒不可怀”,这两句运用比喻,警示人们不应满足于表面的和平与安宁,而应警惕潜在的威胁与危险,寓意深远。
最后,“岂知伤心人,隐然有所思”,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那些因生活艰辛而内心痛苦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与关注,同时也反思了社会对于这些“伤心人”的忽视与冷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热切期盼。
我来敬亭下,江练仍如昨。
青山在目前,谢公如可作。
入城畏尘嚣,借此看栖跃。
置足不厌高,洗心渐以扩。
素波涌湖口,微风来丛薄。
俯视乱帆影,往来相约掠。
指掌天下事,宛然丘上壑。
我愿骥尾蝇,君其鸡群鹤。
相逢欲解剑,无忘今日乐。
豪歌侠少行,晚霞为吹落。
凝霜沾浦树,冉冉岁欲晏。
君子意如何,垂老仍薄宦。
一卧艾子城,六见秋花绽。
月米分故人,日食藜与苋。
高志慕翔鸾,卑栖托斥鴳。
发轨谒承明,蚤晚流皇盼。
白首感睽离,追饯临寒涧。
握手惨无言,侧睇云间雁。
岁暮寒亦行,征人有常期。
辞我家乡乐,适彼道路危。
酒阑别宾亲,驱车出郊岐。
我马力未痡,已越山与陂。
回头望高城,落日云树滋。
遭乱既少安,谋生复多饥。
涂逢往来人,孰不为此驰。
远游亦吾志,去矣何劳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