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欲上思迟迟,关塞萧条异昔时。
草木风传金气盛,鼓鼙声入朔云悲。
管宁东海归何日,梅福吴门去不疑。
白首烽烟重览古,芙蓉萎绝曲江湄。
高楼欲上思迟迟,关塞萧条异昔时。
草木风传金气盛,鼓鼙声入朔云悲。
管宁东海归何日,梅福吴门去不疑。
白首烽烟重览古,芙蓉萎绝曲江湄。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秋怀(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萧瑟、怀古思乡的画面。首句“高楼欲上思迟迟”,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时内心的犹豫和深沉思绪,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关塞萧条异昔时",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传达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草木风传金气盛",这里的“金气”可能暗指秋天的肃杀之气,风吹草木,更显凄凉。"鼓鼙声入朔云悲",战鼓的声音穿透寒云,渲染出战争的悲壮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对战乱的忧虑。
"管宁东海归何日,梅福吴门去不疑",借用了管宁和梅福两个典故,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管宁是东汉时期的名士,梅福则是西汉末年的隐士,他们选择远离尘世,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最后两句"白首烽烟重览古,芙蓉萎绝曲江湄",诗人以“白首”形容自己的年华老去,烽烟依旧,历史的沧桑感强烈;“芙蓉萎绝曲江湄”则以荷花凋零比喻国事衰败,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大堤花欲然,芳郊草不歇。
冶服谁家子,良辰争驰突。
宝剑本侯家,金鞭自侠窟。
共矜百金装,相夸千里骨。
云散欢未终,月明还城阙。
朱门徒御稀,青楼歌管发。
倡女尽朱唇,贵主俱鬒发。
衣向车中更,烛从坐上没。
谁论墙东生,白面羞干谒。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