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社会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世变迁、民生疾苦以及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感慨。
“岁云暮矣多北风”一句,以北风之强烈来比喻岁月流逝的迅速和自然界的严酷。接着,“潇湳洞庭白雪中”则描绘出一个寒冷而壮丽的山川景色,潇湗、洞庭皆指湖南地区,诗人通过对这一带冬日雪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氛围。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两句,展示了渔夫在严寒中仍需为生活所迫而出海捕鱼的情形,以及士兵在严寒中练习射箭的艰辛场景。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公和战争带来的苦难。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则切入到经济问题,上年粮食稀缺导致军需短缺,而今岁粮价过低却又使得农民受到巨大损失,这两句诗生动地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供求关系的波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一句,批判了一些贪图享乐、不顾民苦的官员,同时也揭示出下层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楚人重鱼不重鸟”至“割慈忍爱还租庸”四句,诗人指出了楚地人民对于捕捉禽鸟与水族动物的不同态度,并通过对卖儿鬻女现象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危机所导致的人伦悲剧。
“往日用钱捉私铸”至“好恶不合长相蒙”四句,则抨击了官府对于货币流通的管理失误,以及人民之间因物质利益而产生的道德沦丧。
最后,“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两句,通过对边塞将士在战事频仍中奏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连绵不断、民生疾苦无尽的悲哀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甫作为伟大社会诗人的深邃眼光和高尚情操。
去郡十五里,满山蔽青松。
朝来雨初过,萧瑟鸣悲风。
踏泥转溪曲,路尽山无穷。
层崖筑栏阁,宛在云烟中。
引水绕砌下,濆石常飞濛。
寻幽到寺背,苍碧摩高空。
古甃冽寒泉,浅沙影重重。
伏流尚数步,暗与溪相通。
潺湲去何之,可折从此东。
会有到海期,岂计朝莫功。
我行因避贼,眺览聊从容。
徘徊未忍去,僧饭催撞钟。
词源久矣多岐路,句法相传共一家。
良贾深藏宜有待,大圭可宝在无瑕。
长江渺渺看秋注,孤骛悠悠伴落霞。
盛欲寄书商榷此,岭南不见雁行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