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阑干词,同爱师缜子》
《金缕曲.阑干词,同爱师缜子》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户外青青柳。倚东风、回廊几曲,断魂时候。

细燕轻狸都不隔,卐字玲珑嵌透。

消几度、玉罗衫袖。

一树东头白梨影,熨春寒、总在花前后。

同徙倚,听清漏。如今得似花时否。

绕银墙、轻红一抹,西风吹旧。

录曲凝尘曾拍遍,空认指痕纤瘦。

甚响屧、邻家轻逗。

划遍相思都无迹,剩回文、不断苔花绣。

明月底,怕回首。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室外的景象,以柳树和东风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户外青青柳",春风中的柳树翠绿欲滴,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倚东风、回廊几曲",诗人独自倚靠在曲折的回廊上,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绪万千。

"断魂时候"四字,透露出一种情感的低落,可能是在感怀过去的美好时光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细燕轻狸都不隔,卐字玲珑嵌透",通过燕子和狐狸的活动,寓言般地表达了生活的琐碎与细腻,卐字则增添了神秘与精致的气息。

"一树东头白梨影,熨春寒、总在花前后",白梨花的盛开与春寒相映,如同温暖的慰藉,但又总是伴随着花开花落的无常,让人感到时光易逝。"同徙倚,听清漏",诗人与友人一同徘徊,倾听夜晚的滴漏声,更显寂寞。

接下来的词句转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如今得似花时否",诗人询问是否还能找回昔日的美好。"绕银墙、轻红一抹,西风吹旧",描绘了银色墙壁边一抹淡淡的红霞,被西风轻轻吹散,暗示了人事的变迁。

"录曲凝尘曾拍遍,空认指痕纤瘦",回忆起曾经共同弹奏的曲子,如今只剩尘封的记忆,只能从指痕中追寻往日的痕迹。"甚响屧、邻家轻逗",邻家女子的脚步声轻轻逗弄着诗人的心弦,却已物是人非。

最后,"划遍相思都无迹,剩回文、不断苔花绣",相思之情无处寄托,只剩下回文般的思念在苔藓上绣出无尽的图案。"明月底,怕回首",诗人害怕面对明亮月光下的孤独,不愿回首过去,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寓居

到处情亲即寓居,从他相狎又相疏。

年衰骨肉多埋土,身贱交朋少寄书。

万象去来无了日,一元开阖不关渠。

逢人问我今何在,寥落空山诵子虚。

(0)

首正有感二首·其二

听说从前我未生,知书不许衩衣行。

平时街上齐冠带,况是人间岁节更。

(0)

夜宿延平水东二首·其一

晚向溪西岸上行,溪东一带水为城。

两山相距能多少,听尽傍边叫卖声。

(0)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六

我爱仙居好,隆儒鲜大方。

诸生令讲艺,童子俾升堂。

买地兴民学,驱车下党庠。

三年邑未化,官满意彷徨。

(0)

古灵山试茶歌

乳源浅浅交寒石,松花坠粉愁无色。

明星玉女跨神云,斗剪轻罗缕残碧。

我闻峦山二月春方归,苦雾迷天新雪飞。

仙鼠潭边兰草齐,露牙吸尽香龙脂。

辘轳绳细井花暖,香尘散碧琉璃碗。

玉川冰骨照人寒,瑟瑟祥风满眼前。

紫屏冷落沈水烟,山月堂轩金鸭眠。

麻姑痴煮丹峦泉,不识人间有地仙。

(0)

题毗陵郡图

平湖千里接荆溪,万顷良田不可堤。

我欲决渠疏积水,干塘江口地形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