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爱山来几回,携筇蹑履真悠哉。
片石可枕云可偎,愆期不到萦吾怀。
中藉高僧还有才,能与佳胜为良媒。
汲泉煮茗何欢咍,松边竹下容琴杯。
我嗟官满今还台,欲去不忍须重来。
慇勤慇勤孰与偕,寒猿老鹤声相哀。
山有情兮韫琼瑰,愿泉无穷兮滋九垓。
它时再赏登崔嵬,约师把手忘形骸。
三年爱山来几回,携筇蹑履真悠哉。
片石可枕云可偎,愆期不到萦吾怀。
中藉高僧还有才,能与佳胜为良媒。
汲泉煮茗何欢咍,松边竹下容琴杯。
我嗟官满今还台,欲去不忍须重来。
慇勤慇勤孰与偕,寒猿老鹤声相哀。
山有情兮韫琼瑰,愿泉无穷兮滋九垓。
它时再赏登崔嵬,约师把手忘形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惠山的喜爱之情,以及与山中高僧的深厚友谊。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中美景,如片石可枕、云可偎,以及在山间汲泉煮茗、松竹下弹琴的悠闲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即将离开惠山的不舍,希望未来能再次造访,并与高僧一同欣赏山中美景的愿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南国清明节,折柳送行人。
汀洲满眼香草,斜日奈何春。
西望清流关外,千里庐阳山色,碧玉竞嶙峋。
明日摇鞭去,暮雨宿何村。濡须坞,肥水戍,几移军。
紫髯已远,八公草木怨咸秦。
转眼兴亡六代,残劫依稀半局,凭吊足伤神。
莺老春归矣,莫怨又离群。
傅粉临妆,凝脂扶醉,上巳初晴时序。
嫣然欲笑,澹不胜情,如对玉人三五。
曾记愔愔画廊,把酒看伊,燕憎莺妒。
怕匆匆开落,传神摹艳,要春留住。
谁信道、愁入芙蓉,芒生荆棘,一霎催花风雨。
楼台泡影,翰墨沧桑,忍忆那回尊俎。
不是天台梦游,自出山来,恁时归去。
问仙源鸡犬,总难忘却,画图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