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浑未识丹砂,赤土时将向客誇。
忽悟自家丹一寸,辰州尤更隔天涯。
平生浑未识丹砂,赤土时将向客誇。
忽悟自家丹一寸,辰州尤更隔天涯。
这首诗名为《感兴》,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通过叙述个人对丹砂的不解与后来的顿悟,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平生浑未识丹砂”,诗人自述一生未曾真正理解丹砂之物,这里的“丹砂”常被比喻为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接着,“赤土时将向客誇”描述了自己偶尔会夸大其词地向他人炫耀所谓的“丹砂”,反映出一种虚荣或自我标榜的心态。
转折点出现在“忽悟自家丹一寸”,诗人突然意识到真正的“丹砂”并非外在之物,而是在于内心的修炼与成长,这一寸的“丹”象征着个人的觉悟与内在价值。最后,“辰州尤更隔天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觉悟的难得与遥远,即使在地理上的辰州,也仿佛与内心深处的觉醒相隔万里,寓意着精神层面的探索往往比物质世界的追寻更为艰难且深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生追求与内心觉醒之间的关系,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的不易。通过对比外在与内在、物质与精神的差异,诗人鼓励读者深入内心,寻找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
冰壶玉衡悬清秋,神仙中人不易得。
往时文采动人主,自怪一日声辉赫。
忆昨逍遥供奉班,风雨不动安如山。
词源倒流三峡水,时闻杂佩声珊珊。
先生早赋归去来,鲸鱼跋浪沧溟开。
致身福地何萧爽,石田茅屋荒苍苔。
绣衣春当霄汉立,云近蓬莱常五色。
池上于今有凤毛,秋水为神玉为骨。
百花潭水即沧浪,星宫之君醉琼浆。
西望瑶池降王母,南极老人应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