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伏枕已经秋,一雨寒天两地愁。
司马肺应苏夜色,沈郎腰要损风流。
门前流水遥通海,云里青山半入楼。
欲为故人赓七发,观涛好作广陵游。
城南伏枕已经秋,一雨寒天两地愁。
司马肺应苏夜色,沈郎腰要损风流。
门前流水遥通海,云里青山半入楼。
欲为故人赓七发,观涛好作广陵游。
这首明代佘翔的《雨后问林翼甫病》描绘了秋雨过后诗人对友人林翼甫病情的关切与想象。首句“城南伏枕已经秋”,写出了友人身处城南,久卧病榻,已入深秋时节,流露出对友人身体状况的忧虑。次句“一雨寒天两地愁”,通过秋雨和寒冷天气,进一步渲染出诗人与友人间的离愁别绪。
第三句“司马肺应苏夜色”,以典故表达对友人病情好转的期待,暗示林翼甫的健康状况在夜晚可能有所改善。第四句“沈郎腰要损风流”,借沈约之典,担忧友人因病体瘦弱而影响其往日的风采。
第五、六两句“门前流水遥通海,云里青山半入楼”,则是借景抒情,以门前流水和远方青山的壮丽景色,寄寓对友人早日康复,能共享自然美景的愿望。
最后两句“欲为故人赓七发,观涛好作广陵游”,诗人表示自己希望能为友人写下激励康复的文字(“赓七发”指续写文章),并期待在友人康复后一同游览广陵,观涛赏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病情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送君城西原,春水今凿冰。
两州灌瓜地,一往竟未能。
衡门闭青苔,欲语谁复应。
招邀西飞鸿,因得问寝兴。
向时金华翁,与君尝伏膺。
清谈尚尊俎,高标忽丘陵。
梁木果尔摧,天理安可凭。
吾侪鬼揶揄,可但世所憎。
霜风拉枯桑,嘱君护茵凭。
我病比复加,日饭那得升。
残年卧闾巷,盛事望友朋。
得见君奋飞,吾甘老薪蒸。
召杜久不作,公来甫期年。
吾民亦何负,今公返三川。
王命不可稽,无由挽公船。
累累婴儿啼,政复来道边。
惊鸿未安集,叹息渠可怜。
公才岷峨秀,风度晋魏前。
宜方次公驾,可拍叔度肩。
兹行去中都,江月六上弦。
虽云诸侯师,我意终欿然。
孝友当处中,此翁那戍边。
落日照归旌,春江动离筵。
饯公野王筝,老泪如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