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徐逢原求墨》
《寄徐逢原求墨》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北李骨朽呼不起,老石珍藏痴可怜。

松身镜面徒外美,犀纹玉质知谁传。

古今赏览那复有,举世缪幻何由湔。

一螺点漆倘寄我,会见枯笔生春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éngyuánqiú
sòng / ruì

běixiǔlǎoshízhēncángnínggěng

sōngshēnjìngmiànwàiměiwénzhìzhīshuí

jīnchánglǎnyǒushìmiùjīngyóujiān

luódiǎnzhēntǎnghuìjiànshēngchūnyān

翻译
北方李树已朽无人唤起,老石收藏显得痴情又可怜。
松树皮如镜面只显在外的美,犀牛角纹理的玉质谁知道它从何而来。
自古至今,欣赏的人还有多少,这世间混乱虚幻如何洗净。
哪怕有一颗漆黑的螺纹珠能赠予我,我也会期待它让枯笔生出春天的气息。
注释
骨朽:形容树木枯朽,无生机。
痴可怜:形容对老石的痴心收藏,显得有些可怜。
松身镜面:比喻松树皮光滑如镜。
犀纹玉质:形容物品质地珍贵,有如犀牛角纹理的玉石。
古今赏览:指自古至今的观赏者。
缪幻:混乱虚幻。
一螺点漆:比喻极小而珍贵的物件。
枯笔生春烟:形容枯笔因得到滋养而焕发生机。
鉴赏

这首宋诗《寄徐逢原求墨》是徐瑞所作,通过对北李遗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徐逢原的期待和对墨宝的感慨。首句“北李骨朽呼不起”,以北李之死暗示墨的历史悠久,其价值不凡;“老石珍藏痴可怜”则写出对古物的珍视与痴情。接着,“松身镜面徒外美”赞美墨的质地如松般坚韧,表面如镜,而“犀纹玉质知谁传”则强调其工艺之美和传承的不易。

诗人感叹“古今赏览那复有”,意指能真正欣赏墨宝的人越来越少,世事如梦如幻,难以洗净尘埃。“举世缪幻何由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最后,诗人以“一螺点漆倘寄我”表达对徐逢原赠墨的期盼,希望借此墨宝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让枯笔生出艺术的春烟。

整体来看,此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墨宝的深情,以及对友情的期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金陵城西泛舟太宰刘公邀集

叠嶂澄江绕帝州,金尊锦席在兰舟。

正逢吏散轩裳集,况是郊晴雾雨收。

隔岸帆樯迷浦溆,傍城楼阁带林丘。

名都胜槩还今赏,赤壁高阳空昔游。

(0)

九日独咏·其二

地近宜城酒,秋高宋玉台。

临觞那取醉,作赋转兴哀。

淅淅浦枫落,冥冥湖雁来。

阳春堪极目,云雾晓须开。

(0)

登毗卢阁

远目穷秋望,高窗试醉攀。

鳞鳞列城肆,莽莽抱京山。

沙碛来鸿细,松阴处鹤閒。

鄢襄从此去,旌旆几时还。

(0)

郡内逢春

春日春台宜引望,万家城郭庆春新。

彩幡花胜巧随俗,柏叶梅枝清傍人。

离离雪树开晴旭,冉冉风烟度野津。

还沾郡邸宾筵醉,转觉乡园物候亲。

(0)

南岳道士

焚香松下迎官长,捧爵炉前礼岳君。

青鞋不畏苍崖路,日日峰头行白云。

(0)

天津

双流赴海奔,形胜此中存。

潮汐浮元气,金汤峙国门。

亭秋叶尽落,江曙景逾昏。

厌听城笳起,边愁入梦魂。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