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钟衡岳诞吾师,十九彤廷赐紫衣。
青简篆文穷妙绝,碧云诗句入玄微。
降龙钵里无尘染,回雁峰前有梦归。
他日好同莲社约,逸眠禅坐两忘机。
粹钟衡岳诞吾师,十九彤廷赐紫衣。
青简篆文穷妙绝,碧云诗句入玄微。
降龙钵里无尘染,回雁峰前有梦归。
他日好同莲社约,逸眠禅坐两忘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温舒所作,名为《赠英公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高僧的作品,通过对其外在荣耀和内在修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崇。
"粹钟衡岳诞吾师,十九彤廷赐紫衣。" 这两句诗开篇即以宏大之笔触描写师傅的威仪和其所获得的荣誉。"粹钟衡岳" 象征着高山流水之声,是对佛教禅宗中常用来比喻佛法深远而又清脆之意;"诞吾师" 则是说这位高僧如同一位精神上的导师。接下来的"十九彤廷赐紫衣",则指的是皇帝对其的表彰与封赠,"十九" 通常用来形容极高的级别,而"彤廷" 则是皇宫之意,这里指代皇帝赐予的荣誉;"紫衣" 在古代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青简篆文穷妙绝,碧云诗句入玄微。" 这两句则转向对高僧文学造诣和诗艺的赞美。"青简" 指的是用竹简书写的经典或诗文,这里用以形容佛经之精深;"篆文穷妙绝" 则强调了其文字的艺术性和深邃;"碧云" 象征着清新脱俗,"诗句入玄微" 则表明高僧的诗作达到了既玄妙又细腻的境界。
"降龙钵里无尘染,回雁峰前有梦归。" 这两句描绘了高僧在精神修养上的成就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降龙" 通常用来比喻佛教中的神异现象,这里可能指的是禅宗中师傅与自然合一的情景;"钵里无尘染" 则形容其心如同净钵,清净无为;"回雁峰前" 可能是说高僧在某座山峰前的居所,这里用以表达其隐逸之志;"有梦归" 则可能暗指对往昔的怀念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他日好同莲社约,逸眠禅坐两忘机。" 这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高僧修为之境界的赞叹。"他日" 指的是将来某个时刻;"好同莲社约" 可能是说希望与高僧共襄盛举,或是在佛教中莲花象征清净,作者愿与其结伴;"逸眠禅坐两忘机" 则表达了对高僧那种超脱尘世、达到禅境的修为境界的向往和尊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外在荣耀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僧德行的崇敬。
羌笛谁家奏。问天涯、劳劳亭子,几行秋柳。
侬是江潭摇落树,猎猎西风吹瘦。
算往事、不堪回首。
阅尽沧桑多少恨,古今人、有我伤心否。
歌未发,泪沾袖。浮沤幻泡都参透。
万缘空、坚持半偈,悬崖撒手。
小谪知君香案吏,又向软红尘走。
只合绾、铜章墨绶。
指日云泥分两地,看河阳、满悬花如绣。
且快饮,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