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帘二首·其一》
《帘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0)
翻译
光影交错映照画堂,玉制的钩和银色的烛光交相辉映。
在这里应该能看到神仙,不要急着放下手中的真珠笔(可能是在写诗或记事)。
注释
叠影:光影交错。
重纹:交错的图案。
映画堂:映照在画堂之中。
玉钩:玉制的挂钩。
银烛:银色的蜡烛。
荧煌:明亮闪烁。
会应:应当。
得见:看到。
神仙:神话中的仙人。
休:不要。
真珠:珍珠(这里可能指代珍贵的笔或者珍珠装饰的文字)。
十二行:可能指的是诗歌的行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的奢华与繁荣。"叠影重纹映画堂"中的“叠影”指的是重叠的影子,可能是指厅堂内灯火辉映之下所投射出来的层层叠叠的影像,展现出一种错综复杂且深远的空间感。"玉钩银烛共荧煌"则形象地描绘了用玉石和白银制成的灯具散发出的光芒,烛光与玉石相辉映,显得分外璀璨。

"会应得见神仙在"一句,通过对“神仙”的提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宴会如同仙境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这场盛会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最后,“休下真珠十二行”则是在强调这种奢华景象的持久和不断,"真珠"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珍贵的东西,比喻着宴会上的欢乐时光如同珍珠一般连绵不绝。"十二行"或许是指时间的长短,或是特定的一种排场布置,这里暗含了对完美无瑕的追求。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物质奢华和精神境界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古代宴会文化中的豪华与神秘,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赞赏。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日本杂事诗·其一八五

初胎花事趁春融,祝语丁宁休洗红。

一道裙腰频结束,尽将桃杏嫁东风。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七七

左陈履宪右冠模,夏屋纷罗万象图。

聚族同谋轮扁秘,不过依样画葫芦。

(0)

日本杂事诗·其一六三

金武初官典药头,禁方从此散沧洲。

刀圭本是西来法,翻令鸡林遣使求。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二八

柳燧荷囊事事俱,小盆亲饷淡巴菰。

一声湘管含芬递,喜食人间烟火无?

(0)

日本杂事诗·其五十六

五经高阁竟如删,太学诸生守《兔园》。

犹有穷儒衣逢掖,著书扫叶老名山。

(0)

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二

一洲桦太半狉榛,瓯脱中居两国邻。

罗刹黑风忽吹去,北门管钥付何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