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斸石远林空,来涉烟波几万重。
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
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
穿云斸石远林空,来涉烟波几万重。
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
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所作的《李方叔馈潭笋》。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潭笋的形象,赞美其高洁品质和不凡来历。首句“穿云斸石远林空”描绘潭笋生长环境的清幽与艰难,暗示其坚韧与不凡。次句“来涉烟波几万重”则进一步强调了采摘潭笋的艰辛,以及其珍贵性。
“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运用比喻,将潭笋比作能吸引凤凰的梧桐和即将成龙的竹子,象征其非凡的品质和潜在的尊贵地位。诗人表达出对潭笋的极高评价,认为它不仅可供食用,更具有超越寻常的灵性。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表达了诗人对潭笋的珍视,即使只有一枝,也不愿让它沾染尘俗,希望将其保护在渭水之畔,给予应有的尊重。最后一句“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诗人感慨即使是贫寒人家的粗茶淡饭,潭笋也足以提升其品质,而更希望能在君王的餐桌上得以享用,以彰显其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潭笋的赞美,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人才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之情。
蓬颗何时与恨平,蜀江衣带蜀山轻。
寻闻骑士枭黄祖,自是无人祭祢衡。
天地降雷雨,放逐还国都。
重以风潮事,年月戒回舻。
容颜荒外老,心想域中愚。
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䬓䬔萦海若,霹雳耿天吴。
鳌抃群岛失,鲸吞众流输。
偶逢金华使,握手泪相濡。
饥共噬齐枣,眠共席秦蒲。
既北思攸济,将南睿所图。
往来固无咎,何忽惮前桴。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
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
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燕姬綵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
北斗七星横夜半,清歌一曲断君肠。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
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
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
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
历火金难耗,零霜桂益坚。
从来称玉洁,此更让朱妍。
鸳鹭臻门下,貔貅拥帐前。
去知清朔漠,行不费陶甄。
献画符中旨,推诚契上玄。
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