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
《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天竺秋重入,招提隔翠林。

几回闻桂子,无复隔山阴。

峰晓云衣破,溪寒石色深。

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yuèsēnglíngjiǎoyóutiānzhúshānyīnéryǒu
sòng / lín

tiānzhúqiūzhòngzhāocuìlín

huíwénguìshānyīn

fēngxiǎoyúnhánshíshēn

ménluózhūshènggàibìngtóngxún

翻译
秋天重归天竺,寺庙隐藏在翠绿的树林中。
多次听到桂花飘香,不再有山阴相隔的遗憾。
清晨山峰上的云雾散去,露出岩石的深沉色彩。
我攀援藤萝探寻美景,却因孤独和疾病无法与友人同游。
注释
天竺:古代印度的别称,这里指代某个佛教圣地。
招提:梵语,指僧院或寺庙。
翠林:青翠的树林。
桂子:桂花,因其香气浓郁而闻名。
山阴: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暗指远方的朋友。
峰晓:黎明时分的山峰。
云衣:形容云雾缭绕如衣。
扪萝:摸索着藤萝,指登山或探索。
孤病:孤独且疾病缠身。
负:辜负,这里有不能共同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诗中描绘了秋天重游天竺山的情景,通过“招提隔翠林”展现出山寺隐于翠绿林间的宁静与深远。诗人多次听见桂花香气,但遗憾的是未能亲自去山阴一探究竟,表达了对友人灵皎游历的羡慕和自己孤病之身无法同游的感慨。

"峰晓云衣破"一句,运用比喻,将早晨山峰上的云雾比作破碎的云裳,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在晨光中的朦胧美。"溪寒石色深"则写出溪水寒冷,石头颜色显得更深,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扪萝诸胜概,孤病负同寻”,表达了诗人抚摸着藤萝,想象着山中诸多美景,而自己却因孤独和疾病不能一同探寻的遗憾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寄滕县李奉议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綵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0)

元符三年七月蒙恩复除棣学喜而成诗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

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

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0)

九日不出魏衍见过

九日登临迫闭藏,老怀无恨自凄凉。

山头落帽风流绝,壁面称诗语笑香。

冲雨肯来寻此老,拂床聊待熟黄粱。

独无樽酒为君寿,正使秋花未肯黄。

(0)

绝句

老著江湖才一得,病占风雨漫多知。

身将白鸟同归日,梦到黄粱未熟时。

(0)

句·其六

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0)

老人生旦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亲欢,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馀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