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客过少,林深有鸟喧。
坐来生逸兴,明月对孤尊。
地僻客过少,林深有鸟喧。
坐来生逸兴,明月对孤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夜景图。首句“地僻客过少”点明了地点的偏僻与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林深有鸟喧”以鸟鸣声打破寂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坐来生逸兴”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轻松与愉悦,仿佛心灵得到了释放。最后,“明月对孤尊”则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明月与酒杯相对,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雅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高雅追求。
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
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
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
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归去来兮,怨调又苦。
有寒螀余赋。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
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
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
是谁玉斧,惊堕团团,失上界楼宇。
甚天误、婵娟余误。悔却初念,不合梦他,霓裳楚楚。
而今安在,枫林关塞,回头忆著神仙处,漫断魂飞过湖江去。
时时说与,地上群儿,青琐瑶台,阆风悬圃。
琵琶往往,凭鞍劝酒,千载能胡语。
叹自古、宫花薄命,汉月无情,战地难青,故人成土。
江南憔悴,荒村流落,伤心自失梨园部,渺空江、泪隔芦花雨。
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无路。
《莺啼序·其三赵宜可以余讥其韵,苦心改为之,复和之》【宋·刘辰翁】愁人更堪秋日,长似岁难度。相携去、晼晚登高,高极正犯愁处。常是恨、古人无计,看今人痴绝如许。但东篱半醉,残灯自修菊谱。归去来兮,怨调又苦。有寒螀余赋。湖山外、风笛阑干,胡床夜月谁据。恨当时、青云跌宕,天路断、险艰如许。便桥边,卖镜重圆,断肠无数。是谁玉斧,惊堕团团,失上界楼宇。甚天误、婵娟余误。悔却初念,不合梦他,霓裳楚楚。而今安在,枫林关塞,回头忆著神仙处,漫断魂飞过湖江去。时时说与,地上群儿,青琐瑶台,阆风悬圃。琵琶往往,凭鞍劝酒,千载能胡语。叹自古、宫花薄命,汉月无情,战地难青,故人成土。江南憔悴,荒村流落,伤心自失梨园部,渺空江、泪隔芦花雨。相逢司马风流,湿尽青衫,欲归无路。
https://shici.929r.com/shici/Y3WWyiVniX.html
五五复五五,二八且重重。
后天先甲如此,满月喜相逢。
一日须倾三百,月小又输一日,不满九千钟。
但愿客常满,莫问海尊空。赋长篇,赓短韵,剩谈丛。
乱来风日自美,一橘两衰翁。
几见东陵瓜好,又看西邻葵烂,半醉半醒中。
偶得洞宾象,混混起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