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舍人丧内·其二》
《吴舍人丧内·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可怜御沟水,见此白头吟。

病客思江郡,词臣在上林。

春风动花树,秋月散清砧。

唯有陵阳泪,知君抱玉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吴舍人丧内(其二)》中的第二首,通过“御沟水”、“白头吟”、“病客”、“词臣”、“春风”、“花树”、“秋月”、“清砧”、“陵阳泪”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哀婉深沉的情感氛围。

首句“可怜御沟水,见此白头吟”,以御沟水的流动与白头吟者的形象相对比,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可怜”二字流露出诗人对逝者深深的同情和惋惜。御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白头吟者则代表了因失去亲人而内心痛苦的老者形象。

接下来的“病客思江郡,词臣在上林”,通过对比“病客”与“词臣”的不同境遇,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病客可能是指逝者的伴侣或亲人,身处江郡,远离繁华,思念远方的故人;而词臣在上林,可能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荣华与地位,与病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春风动花树,秋月散清砧”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来隐喻人生的起落与变迁。春风拂过,花树摇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月之下,清砧声声,暗示着离别与哀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迭的景象,也寓含了对逝者生命轨迹的感慨。

最后,“唯有陵阳泪,知君抱玉心”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遗志的敬仰。陵阳泪,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抱玉心,则暗指逝者生前的高洁品质和未竟之志。这两句话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逝者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其精神的崇高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望雨吟四章·其三

羁人昨夜梦乡里,海水如天接江水。

水田旱稻茅屋齐,水风动叶烟凄迷。

但使金帛贵于粟,质衣易食还保饥。

今我何求滞京国,满眼疮痍增太息。

铩鸿仰霄羽无力,陌上逡巡觅穷食。

(0)

闭门二章·其一

肝腑无尘埃,闭门即丘壑。

过巷崩车声,空烟扫林萚。

抱病贪独居,年华一春弱。

倚镜哥窑兰,临风媚缃鄂。

情有三皇通,身无四禅缚。

楮墨罗几筵,了然布嵩雒。

(0)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三

有女有女娇且柔,盛年欲嫁无蹇脩,箧中锦被三千留。

东邻丑妇过相狎,解衣持示珊瑚钩。

高城日晒低田雨,凤皇无声老鸦语。

思我梁鸿兮在何许?

(0)

除夕同姚燮登吴山作

不馈东坡岁,不祭阆仙诗。

临歧遇良友,握手话别离。

人别岁亦别,且将征装迟。

佳节好行乐,莫待潘鬓丝。

梅花满孤山,香漏三两枝。

欲振探梅兴,踏雪西湖湄。

舟子亦守岁,冷把湖船羁。

夜深秉烛游,力猛忘神疲。

明月已死魄,不见人影随。

振衣登高冈,俯视寒云披。

巢鸟寂无声,杂树迷幽姿。

天空无惊皇,自携琼箫吹。

万家烟模糊,红出屋顶炊。

拍手划然啸,惊堕云中鸱。

咄咄呼怪物,瞠目山僧痴。

明朝约赌酒,但拜双鬟垂。

人与年俱新,好似儿童时。

长安走马去,吐出胸中奇。

青云厉高响,健翮鸣朝曦。

(0)

乌头白

梁王山上多乌鸦,梁王山下多桃花。

桃花漂落美人去,乌鸦喳喳啼满树。

花落当重开,人去不复来,夕阳流水空徘徊。

春归人去尚不惜,乌头啼白谁怜哀?

(0)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六

结带复挽臂,作意谁信真?

欢来总当去,不是侬边人。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