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自澄江应梦求,天还河北百馀州。
嵩瀍处士归罗致,淮蔡奇谋入彀收。
午夜金陵瞻斗极,千年胡昴灭旄头。
会须再作中兴历,还许诸生执笔不。
起自澄江应梦求,天还河北百馀州。
嵩瀍处士归罗致,淮蔡奇谋入彀收。
午夜金陵瞻斗极,千年胡昴灭旄头。
会须再作中兴历,还许诸生执笔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珌的作品,以丘枢密的韵脚为依据。诗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国家的复兴和人才的选拔。首句“起自澄江应梦求”暗示了某种理想或期待从清澈的江水中升起,可能是对贤才的期盼。接下来,“天还河北百馀州”描绘了广阔的地域,意指恢复失地的壮志。
“嵩瀍处士归罗致”中的“嵩瀍”可能指的是洛阳一带,此处表达了对当地有识之士的招揽。“淮蔡奇谋入彀收”则强调了对智谋之士的收纳,以备应对复杂局面。“午夜金陵瞻斗极”描绘出夜晚在金陵(南京)仰望星空的场景,象征着对北方的遥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千年胡昴灭旄头”暗指驱除外敌,消灭威胁,表达中兴的决心。“会须再作中兴历”直白地表达了期待再次实现国家的振兴。“还许诸生执笔不”则是鼓励文人学子积极参与,为中兴大业贡献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富有战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望和对人才的重视。
秣马临朱明,理策还自支。
登高自林麓,因得穷幽奇。
二楼标石丛,一桥跨水湄。
罗山屹中天,浮山郁相持。
四百三十峰,罗列如诸儿。
夜来仙乐鸣,呼童酌清卮。
萝月映孤岑,山风搴薄帷。
须臾海色动,万国迎朝曦。
因思孔圣没,岂有长夜时。
起视庵之前,寸心空自悲。
西北尚浮云,东南日茧丝。
所愿答升平,功业愧未熙。
倘遂营丹砂,来寻鹿与麋。
怆然别羽客,且结汗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