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诗见问中云宋生昔登览未云那能顾蓬荜直寄鄙怀聊以为答》
《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诗见问中云宋生昔登览未云那能顾蓬荜直寄鄙怀聊以为答》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髣髴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0)
注释
初夏:早夏,夏天刚开始的时候。
双林:指寺庙,常用来代指佛教之地。
禅客:参禅的僧人。
枉兹:徒然,白白地。
芳兰藻:芳香的兰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幽人:隐士。
冥搜:深思,竭力探索。
前哲:前代的贤哲。
逸句:优美的诗句。
陈往迹:陈述过去的事迹。
髣髴:隐约,仿佛。
陆浑南:陆浑,地名,这里指陆浑山。
迢递:遥远的样子。
千峰碧:形容众多青翠的山峰。
迟高驾:期待尊贵客人的到来。
物役:被事物所牵累。
清洛:清澈的洛河。
子: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高阳宅:高阳的住所,朋友的家。
莫言:别说,不要说。
往来疏:来往稀少。
驽马:劣马,这里谦称自己的马。
阡陌:田间小路,代指道路。
翻译
初夏时节放下俗世纷扰,面对禅寺中的客人静修。
徒然欣赏这芳香的兰草,催促我这个隐士的思考。
尽力追寻前人的智慧,诵读他们遗留的佳句。
仿佛看到陆浑山之南,连绵千峰映衬着碧绿的景色。
一直以来期待高人来访,自我审视并无世俗的牵绊。
山水是我心中之乐,为何还要问朝夕之间的变换。
清晨起身越过清澈的洛水,去拜访你那高阳的居所。
别说我来往的疏少,驽马也熟悉了田间的小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双林对坐禅修的宁静景象。"初夏息众缘"表明是初夏时节,万物生长,人们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双林对禅客"则描绘出两棵树下朋友相对而坐,沉浸于禅修之境。

诗中"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一句,通过花草的芬芳来催促诗人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生活。"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则表明诗人在追寻先哲遗留下的智慧和诗句中寻找灵感。

"髣髴陆浑南,迢递千峰碧"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山水之间的交融。"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守护。

最后,"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向往,而"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探望。"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表达了即使道路遥远,也不减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书室联

月明有水皆为影;风静无尘别递香。

(0)

阳明书院学文堂联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0)

会馆联

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

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杯前。

(0)

挽友联

张四竟无可奈何死;朱二亦有时不欲生。

(0)

趵突泉联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0)

挽张百熙联

毁不吾伤,誉不吾喜;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