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其一》
《中秋·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露下天街一气凉,月明不复被云妨。

正当金帝行秋令,疑是银河洗夜光。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

席间醉客忙归去,独共三人尽此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露水、银河、鲛室、蟾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首句“露下天街一气凉”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特点,露水降临,带来一丝凉意,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月明不复被云妨”则表达了月光的明亮与自由,不受云彩遮挡,展现出中秋月圆之夜的完美景象。

“正当金帝行秋令”一句巧妙地将古代帝王与秋季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规律。接下来,“疑是银河洗夜光”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被银河洗涤过的一般明亮,形象地描绘了月色的纯净与辉煌。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的影子在寒水中显得格外凄美,仿佛珍珠般的泪滴;而月宫中的桂花随风飘散,香气四溢,增添了诗的浪漫与诗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最后,“席间醉客忙归去,独共三人尽此觞”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家人团聚、共享美酒的画面。虽然醉客们忙碌着归家,但诗人选择独自与三两好友共饮,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欢愉。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中秋之夜的独特魅力,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谒关圣祠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断云。

既归第一义,宁复昔三分。

金石有时敝,关张孰不闻。

我心无所似,只是敬将军。

(0)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其一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

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

青苔过雨后,独鹤向人群。

携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

(0)

慢卷绸.编亡弟筱楼诗草,属侄婿王益吾祭酒订正

雁浦凄霜,鸽原泣月,已矣重泉闭。

值露晓窗清,雨夜灯残,遗稿遍翻,吟魂待慰。

想到千秋,虚名饭颗,寂寞终无味。

便剩梧桐半死,棠华孤放何为。

生生世世,谈休易、空作来因计。

更不忍搜他,残章断句,几多墨迹,涂污细碎。

纵傍池塘,赋成春草,梦也难成睡。

怕更吟,看付与、微云秦七佳婿。

(0)

高邮道中二首·其一

九载劳心为治河,栉风沐雨靖洪波。

平成奏绩民安乐,感戴尧天祝寿歌。

(0)

忆涪水端阳四首·其四

千年文献德阳城,瑞应旗山喜气生。

一片书台顶上月,照人心地独分明。

(0)

过重庆寄弟

画船东下雨初晴,日暖风恬客棹轻。

大佛寺前看月色,黄萝帐外听琴声。

邮亭又送行旌发,驿馆重经候吏迎。

迢递千峰随路转,夕阳回首望渝城。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