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韵》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0)
注释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比三秋:形容时间漫长,如同三个月。
惊涛:巨大的波涛。
梦魂:梦中的思绪。
长翮:长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
命驾:驾车出行。
杳:遥远,难以达到。
倚:依靠,期盼。
恨:遗憾,愁绪。
歌头:歌曲的开头,这里指歌唱。
南州:南方的州郡。
碧莎裘:绿色莎草制成的衣裳。
浩然:人名,可能指的是另一位诗人。
散:消除,化解。
翻译
见不到那隐居的君子,一个月比三个月还要漫长。
如此惊涛骇浪,使我梦中之路在狂流中无法抵达。
如何能像云中的大鸟,无需千里之遥,只需随你翱翔于天地间。
这个计划难以实现,只能在江边高楼凝望。西风中,满含着无尽的遗憾,寄托在歌声中。
飞奴展翅,三次为我降落在南州。
正当天气寒冷,夕阳西下,独自一人在江边垂钓残雪,寒风吹过,吹动着绿色莎草的衣裳。
附和子浩然的诗韵,一杯酒消解千般忧虑。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追寻自由精神的渴望。"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表达了时间在相隔中的拉长,一个月份仿佛变得如同三个季节般漫长,显示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则通过惊涛来形容内心的波澜与迷茫,梦魂无路,象征着精神上的困顿和徘徊。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中,诗人表达了想要像云彩一样自由翱翔,不必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追寻那份心中的自由和向往。然而,这样的愿望却难以实现,故有"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

最后两句"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愁绪与不满寄托于西风之中,并且通过“飞奴”这一形象,表达了想要逃离现实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和渴望再次相聚。

整首诗语言丰富,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抒情作品。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