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
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
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
正是天寒日暮,独钓一江残雪,风猎碧莎裘。
和子浩然句,一酌散千忧。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追寻自由精神的渴望。"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表达了时间在相隔中的拉长,一个月份仿佛变得如同三个季节般漫长,显示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惊涛如许,梦魂无路绝横流"则通过惊涛来形容内心的波澜与迷茫,梦魂无路,象征着精神上的困顿和徘徊。
"安得如云长翮,命驾不须千里,上下逐君游"中,诗人表达了想要像云彩一样自由翱翔,不必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追寻那份心中的自由和向往。然而,这样的愿望却难以实现,故有"此计杳难就,注目倚江楼"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
最后两句"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飞奴接翼,为我三度下南州"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愁绪与不满寄托于西风之中,并且通过“飞奴”这一形象,表达了想要逃离现实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和渴望再次相聚。
整首诗语言丰富,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抒情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