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锁子两头摇,无瑕璧玉三回献。
反遭刖足太无端,谁料正言还似反。
无须锁子两头摇,无瑕璧玉三回献。
反遭刖足太无端,谁料正言还似反。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四十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出人意料的讽刺。首句“无须锁子两头摇”暗示无需过分忧虑或摇摆不定,可能是指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或规则。次句“无瑕璧玉三回献”比喻纯洁的人或事物多次被推崇,但下文转折,“反遭刖足太无端”,意指这样的纯洁反而招致了不公的命运,如古代的贤者因直言而遭受刖足之刑。
最后一句“谁料正言还似反”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正直的言论或行为有时会被误解为错误,甚至带来反效果,这反映了世间黑白颠倒、是非难辨的现象。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机锋和警策。
竹君亢宗擅楚墟,一一脩耸山泽臞。
风流秀整与世殊,楚俗食息皆尔须。
薪之篱之且籧篨,笲筥箱篚䉉篮笯。
沟瓦厥祖羹其雏,随索斯获掇诸涂。
今岁麦秋旱岁馀,得麦仅足偿官租。
竹君悯农如士夫,著花结实千林俱。
密砌玉粒缀旒珠,株株撷取虽锱铢。
弥顷亘亩无闲株,硙磨蒸炊胜雕胡。
邻里乞索水火如,坐令颦蹙兴歌呼。
野叟好事能分吾,香清而洌甘而腴。
此君行能不一书,此惠及物旋就枯。
摩顶放踵忘其躯,所学无乃墨者徒。
老子苟禄天之隅,袖手无策苏?孤,投匕三叹吾惭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