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
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
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
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
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
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
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
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
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这首元末明初倪瓒的《江城子》描绘了一幅秋日风雨中的凄清景象。开篇"满城风雨近重阳",点出时令接近重阳节,却风雨交加,渲染了阴沉的氛围。"湿秋光。暗横塘"进一步描绘了秋水连天、光线昏暗的场景,"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则通过描写凋零的花草和摇曳的柳树,传递出深深的哀伤。
"亲旧登高前日梦"一句,诗人回忆起前一天的梦境,可能是在梦中与亲人朋友登高赏景,如今却是现实中“松菊径,也应荒”,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孤独。接下来,诗人以“堪将何物比愁长”表达无尽的愁绪,将愁情比喻为滔滔江水,"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形象地展示了愁绪的绵长和复杂。
最后,"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描绘了远处的景色,青萍漂浮,白鸟飞翔,但诗人自己的归路却被风雨阻隔,思绪也变得迷茫。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重阳的孤寂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