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
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
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
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
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
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
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
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
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
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
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
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
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舒頔的《立春》描绘了春天初始的气息与社会景象。首联“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以天文气象象征新春的到来,"三阳"指冬去春来,"一气"指天地之气复苏,展现了生机勃发的场景。接下来,“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进一步描绘了百花盛开、阳光照耀水面的生动画面。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自然之美中,他笔锋一转,写到“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农耕活动与战乱并存,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感慨自身处境,“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苦闷。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通过沉默和歌唱来表达对世事的深沉思考。“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直问世道人心,流露出对社会变迁的深深忧虑。最后,诗人决定“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以超脱的态度面对纷扰,表现出一种归隐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立春为引,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起伏,展现出元末明初动荡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深雪撩狂兴,长蓑弄晓寒。
翠凌孤突兀,玉拱万㠝岏。
势合疑包地,尘空惬凭阑。
野情多僻尚,閒处擅奇观。
得句浮眉宇,抒思入渺漫。
诗魂清到骨,仙意欲腾翰。
认路樵无迹,题名竹有瘢。
馀生饶乐事,无地著忧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