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孙之翰知陕府》。诗中描绘了对即将赴任陕府的孙之翰的深切关怀与期望。首句“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以壮丽的山河景象开篇,寓意孙之翰将要治理的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象征着重任在肩。接着,“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表达了对孙之翰才能的肯定和对其担任此职的重视。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则暗示了孙之翰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需要他敢于直言进谏,但同时也担心他难以长时间留在中央任职,暗含对其赴地方任职的关切。接下来,“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进一步强调了孙之翰在地方治理中的责任重大,需要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期待他能通过实际政绩赢得上天的眷顾。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两句,赞美孙之翰将带来正直的领导风格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如同南风般温暖人心。最后,“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表达了对孙之翰能够像周公一样,为百姓谋福利,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深情祝福,也体现了对地方官员治理能力与道德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深深关切。
阿师从何来,最是两肩苦。
一头载梵书,一头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东西随仰俯。
此松岂有情,摩顶记佛语。
松根白衣仙,日夜瑞光吐。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我来悟前缘,父老指环堵。
风花即几席,经草随步武。
重栽渺生意,合抱阶尺土。
他年十八公,此地记初祖。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
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
遂令李老书,不和韩非传。
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
四科定谁先,袖手水入砚。
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
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
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
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
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