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风雨几百秋,直干云汉大蔽牛。
轮囷离奇中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
山摧浪压斧斤下,横亘十亩眠苍虬。
白头地主坐叹息,物囿于数吾何尤。
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归商周。
栋梁未央坐万乘,柱石明堂朝诸侯。
老翁闻语冁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阳梳洗楼。
深山风雨几百秋,直干云汉大蔽牛。
轮囷离奇中尺度,一旦出应天家搜。
山摧浪压斧斤下,横亘十亩眠苍虬。
白头地主坐叹息,物囿于数吾何尤。
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归商周。
栋梁未央坐万乘,柱石明堂朝诸侯。
老翁闻语冁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阳梳洗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老林中的巨木景象。诗人首先写到这棵大树经历了风雨洗礼,屹立云霄,其规模之大足以遮蔽牛群。它的奇特形状和尺寸暗示着非凡的价值,预示着它将被皇家所发现并征用。
接着,描述了伐木工人的艰辛劳作,巨木虽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在斧斤之下倒下,横卧十亩之地,仿佛一条沉睡的苍龙。诗人感慨万千,认为自然之物虽强大,却仍受限于命运,感叹人力与天数的无常。
诗人进一步借古喻今,指出这棵树的遭遇或许带有上天的眷顾,如同当年的伊尹在莘野被发现,辅佐商汤或姜子牙在渭水边得到周文王的重用。他想象这棵木材将成为宫殿的栋梁,支撑着朝廷的威严,或是明堂的柱石,见证诸侯朝拜的盛况。
最后,老翁听到这些,欣然起身祝福,希望这木材不要被用于奢华的昭阳宫梳洗楼,而是用于更有意义的地方。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资源使用的道德考量。
断雁怀归芦叶秋,离鸾感照菱花羞。
五更呼儿拭残泪,淹速有命吾归休。
殿头三拜疏,去意浩莫收。
内前宣辞赐颜色,外间祖帐如云稠。
往年长安道,笑谈取公侯。
白璧抵山车断流,黄金牣屋花满楼。
万钉围腰笏头带,廷绅啧啧悬两眸。
吁嗟此何物,白尽人间头。
二十年重来,见此勇退杨泸州。
平生志气未肯倾,卷怀归洗岷峨愁。
我往送之门,感事增百忧。
匆匆别公上车去,怕鬼见笑君奚留。
敝貂冲寒马声湿,馀杭门外送归客。
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
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
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
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
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
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
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
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
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
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天磨团团任往还,莫将止处认兼山。
水归寒谷敛秋练,木落前峰明晓鬟。
天度已归参井后,日行又值斗箕间。
若知此处真消息,血气浮名总是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