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夫胜镂冰,眼边犹信耳边声。
暗中摸索曹刘在,尝鼎酸咸不待烹。
文字工夫胜镂冰,眼边犹信耳边声。
暗中摸索曹刘在,尝鼎酸咸不待烹。
这首诗《和推官(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文字工夫胜镂冰”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字艺术的极高追求,将文字之美比作雕刻冰晶,强调了文字的精炼与深邃。接着,“眼边犹信耳边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听觉与视觉信息的重视,认为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暗中摸索曹刘在”一句,巧妙地运用典故,提到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曹操和刘备,暗示在暗淡的环境中,诗人依然能洞察到这些文学巨人的身影,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最后,“尝鼎酸咸不待烹”借用成语“尝鼎一脔”,意指通过品尝一小块肉就能判断整锅汤的味道,这里比喻通过阅读或聆听,就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无需完全沉浸其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文字艺术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文学经典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高超技艺。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