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屈曲绕鸳蓝,落叶经坛早放参。
榻护维摩安梵室,瓶藏优钵供珠龛。
云根远抱群峰转,色界遥瞻五蕴含。
相送己忘林月上,溪头对影自成三。
溪流屈曲绕鸳蓝,落叶经坛早放参。
榻护维摩安梵室,瓶藏优钵供珠龛。
云根远抱群峰转,色界遥瞻五蕴含。
相送己忘林月上,溪头对影自成三。
这首诗描绘了金粟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溪流屈曲绕鸳蓝”,以溪流的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鸳蓝则暗示了环境的雅致与和谐。接着,“落叶经坛早放参”一句,通过落叶铺满的坛场,以及早上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榻护维摩安梵室,瓶藏优钵供珠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庄严与清净。维摩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此处象征着高洁与智慧;梵室和珠龛则是寺庙内供奉圣物的地方,榻和瓶的保护,体现了对神圣之物的尊重与守护。
“云根远抱群峰转,色界遥瞻五蕴含”则将视线从地面抬升至天空,云层与远处的山峰相互拥抱,色彩斑斓的自然界与深邃的佛教哲学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精神世界的交融。
最后,“相送己忘林月上,溪头对影自成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感慨,月光下的树林显得格外寂静,溪水中的倒影与诗人、友人共同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粟寺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语响潭烟,橹鸣翠溪,他乡上冢人归。
恰停桡枉叩,竹下双扉。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
羊昙已老,数行情泪,弹上君衣。此去帆影霏霏。
正茂苑莲红,笠泽鱼肥。叹吴中今岁,刈获全稀。
赁舂薄俗防人面,梁木萎、门户凋微。
怜君归去,乳鱼轩下,怅煞斜晖。
犀盒偷春,鹅笙沸夜,曲栏花睡初醒。
荀鸭微红,不许晚寒犹剩。
看门外、绛烛双笼,正楼上、麝巾低凭。红定。
算全然不似,旧时三径。
寄语酒徒蒋济,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渐觉帝城,玉漏隔花催暝。
怪何处、北阮疏狂,约来朝、西山寻胜。谁应。
只推言且待,雪残冰净。
正复淡沲,居然萧远,此中位置殊难。
主人略旋烟墨,已就林恋。
几尺红泥墙子,被风吹乱月同弯。
花深处,玲珑金粉,一半才乾。
碧一队,黄一队,皴染得亭榭,在水云间。
朱栏绿莎厅好,映带潺湲。
尽日唼波花鸭,参差睡破簟纹閒。
登楼望,斜阳士女,又满春山。
舞袖成围,正衮遍、筝琶阮笛。
有一客、众中索我,謼声甚急。
坐上两行红粉笑,亭边一夜青衫湿。
叹雄文、老将本幽燕,才相识。风裂烛,喧豗黑。
星络角,晶荧白。倘明朝分手,后期难的。
第令男儿存意气,休论世事多离别。
博徒中、归及见毛公,言相忆。
回忆当年,霜蹄刷尽幽并夜。
草头一点,猛气削驽骀凡马。
羸病谁欤牧养,羁靮从宽假。摩背痒、秋阴墙罅。
血泪洒。叹日暮、群乌啄肉,伏栈枥、成悲咤。
西风夜响,重叙起沙场话。
俛首沈吟烙印,蓦听僧钟打。馀生也、托象王台下。
白家蛮柳丝丝软,织不尽,莺和燕。
酿雪轻阴,填词狎宴。况遇曲中高选。
泥金襻、蘸雨逾鲜,墨花襦、无风犹颤。
谁耐钿筝衮遍,小立在、红桥窄板。
文鸯薄倖,青娥憔悴,鹊信沈吟都变。
偏今夜、不肯留侬,听门前、暮鸦啼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