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添钵绕村行,蓦地一声无厌生。
化主分明嫌少在,篱门掩却强惺惺。
家常添钵绕村行,蓦地一声无厌生。
化主分明嫌少在,篱门掩却强惺惺。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三十四首。诗中以日常乡村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僧人添饭的情景。"家常添钵绕村行",形象地写出僧人行走在村庄间,手持饭钵,进行日常的乞食活动。"蓦地一声无厌生",突然传来的一声呼唤或鸟鸣,打破了宁静,诗人借此表达出生活的自然与生动。
后两句"化主分明嫌少在,篱门掩却强惺惺",化主可能是指僧人自己,也可能是对村中施主的敬称。这里的"嫌少在",既可理解为僧人自谦饭量小,也可能暗指他对食物的珍惜,不贪求过多。"篱门掩却强惺惺",则描绘出僧人虽然被外界打扰,但依然保持清醒和警觉,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禅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僧人的清贫生活和内心修养,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
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
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
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
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
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
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
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
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
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
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
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
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
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
且遣秋花妒,毋令秋魄沈。
云何学年少,四座花齐笑。
踯躅取鸣琴,弹琴置当抱。
灵雨忽滂沱,仙真窗外过。
云中君至否,不敢问星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