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扬子》
《读扬子》全文
宋 / 慕容彦逢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

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倖牍。

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

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

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

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

(0)
鉴赏

此诗《读扬子》由宋代诗人慕容彦逢所作,通过对扬雄(字子云)生平与思想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扬雄在逆境中的坚守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首句“子云不偶时,晏如在空屋”,描绘了扬雄在世时不受重用,却能安然自处的情景。他虽身处逆境,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置身于空无一人的屋舍中,内心自得其乐。

接着,“席有玄虚文,门无权倖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扬雄的学术追求和人格独立。他的座席上铺满了深奥玄妙的学问,而门前则没有那些追求权势之人留下的痕迹,体现了他对功利主义的不屑和对真知灼见的执着追求。

“法言讥异户,解嘲惧赤族”则揭示了扬雄在学术上的批判精神和对家族名誉的重视。他通过著作《法言》来讽刺社会上的种种非议,同时又担心自己的言论会连累家族,表现出他对道德责任的深刻认识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忿悱赋长杨,羞愧登天禄”两句,描述了扬雄在面对不公时的愤慨与无奈,以及他最终因著述而获得朝廷认可,但内心仍感羞愧和不安。这反映了扬雄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同时,也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

最后,“立俗思徇道,制行依圣读”表达了扬雄对于社会风俗的反思与道德行为的遵循,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社会风气,以圣贤之书为指导,塑造高尚的人格。

“身死名不朽,馨香蔼兰菊”则是对扬雄一生的总结,即使他离世,但其名声与德行如同兰花与菊花的香气一般,永远流传,永不消散。这不仅是对扬雄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永恒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扬雄生平事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首深刻反映扬雄精神风貌的佳作。

作者介绍

慕容彦逢
朝代:宋

(1067—1117)常州宜兴人,字淑遇,一作叔遇。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复中绍圣二年弘词科。累迁太学博士。徽宗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三迁至左司谏,又擢中书舍人、尚书兵部侍郎,颇受知徽宗。为蔡京排挤,出知汝州。政和元年召还,官至刑部尚书。性嗜学,博通经史诸子,词章雅丽简古,挥笔立就,一时典册,多出其手。卒谥文友。有《摛文堂集》。
猜你喜欢

山居二咏·其二

十年山馆始围墙,竹里开门笋正长。

但著小车行得过,不嫌春露湿衣裳。

(0)

杂诗四首·其二

二月江南花正开,山光欲翠水浮苔。

绿阴到处还堪赏,不厌扁舟日日来。

(0)

杂感三首·其一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

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

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

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

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

(0)

芙蓉阁

缘曲疑难至,冯虚恐未安。

狻猊金锁冷,鹦鹉雪衣单。

竹倚琅玕听,云移罨画看。

如何翠微上,犹自着尘冠。

(0)

拟古巡幸词五首·其四

黄衫罩甲动成群,靺鞨分排兽面文。

未向九关瞻圣表,即从三辅识官军。

(0)

再过同官道中作

浮云细细雨还晴,客思车尘喜暂清。

山馆重来应识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长林树转回征盖,远戍烟消出候旌。

日落兴阑犹信马,荒城夜火断人行。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