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饭孤馆,挑灯听越歌。
百盘云磴外,三度笋舆过。
近眼非星汉,钩衣祛薜萝。
疏钟散清梵,僧舍奈明何。
子夜饭孤馆,挑灯听越歌。
百盘云磴外,三度笋舆过。
近眼非星汉,钩衣祛薜萝。
疏钟散清梵,僧舍奈明何。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度岭》描绘了夜晚在孤馆中独自用餐的情景。诗人挑灯倾听越地的歌谣,似乎在异乡的旅途中寻求一丝慰藉。他身处百盘云梯之外,目之所及尽是山路,多次看到竹制的笋舆(可能指山区的小轿)穿梭而过,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诗人感叹眼前并非星河璀璨,而是缭绕的薜萝(一种蔓生植物),勾起了他对自然和家乡的怀念。远处寺庙的疏疏钟声飘散出清静的梵音,更显得夜晚的寂静和僧舍的孤独。最后一句“僧舍奈明何”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到来的无奈,暗示了他在异乡的漫长等待和对未知的迷茫。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兹山未称高,群阜胡若挹。
当其歌绕时,云霞四面集。
响戛忽若低,衣飘复如袭。
洒酒滴春华,至今芳草湿。
灼灼芙蓉姿,尚染胭脂汁。
宾从纷流水,委蛇朱履趿。
颐指山岳颓,风云惟呼吸。
不是孟参军,谁能不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