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亲手植双松,昼爱层阴夜听风。
今日岁寒踰五纪,也应心似主人翁。
少时亲手植双松,昼爱层阴夜听风。
今日岁寒踰五纪,也应心似主人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退居十咏(其四)双松》。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亲手种植的两棵松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松树已经历了五个纪元,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对这两棵松树的深厚情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点给予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少时亲手植双松,昼爱层阴夜听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松树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而“今日岁寒踰五纪,也应心似主人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诗人虽已退居,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如同对待自己的主人一般,对这历经风雨的双松充满了深情与敬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
长清六月才禾黍,大家小家愁无雨。
草根挑尽木如冬,又见探雏啖野鼠。
沙中稚子哭欲绝,阿爷卧路不能语。
三年长饿一息在,那复余情念儿女。
破屋一叟捣榆皮,我问捣之欲何为?
土性多沉糠性浮,榆末和之可为糜。
极知强活能几时,暂于肠胃勉撑持。
妻子填壑老我存,死者长乐生者饥。
恸哭无声但有泪,瘦骨令人摧肝脾。
道旁一庙有神坐,黄金为身受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