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向螭潭,刳紫云肝,镌白玉脂。
便曹王台上,嗤他铜雀,徐陵序里,输却琉璃。
瘦比龙精,娇踰鹆眼,蒸出韩文与杜诗。
洼而黑,是娲皇炼剩,蠃政鞭遗。醉磨盾鼻能为。
还笑倩防身凤咮随。
但每看剑动,神先跳荡,时闻笛起,兴更淋漓。
此去衡阳,祝融峰上,要写悬崖百丈碑。
颠狂甚,叱青猿代捧,蘸墨亲题。
谁向螭潭,刳紫云肝,镌白玉脂。
便曹王台上,嗤他铜雀,徐陵序里,输却琉璃。
瘦比龙精,娇踰鹆眼,蒸出韩文与杜诗。
洼而黑,是娲皇炼剩,蠃政鞭遗。醉磨盾鼻能为。
还笑倩防身凤咮随。
但每看剑动,神先跳荡,时闻笛起,兴更淋漓。
此去衡阳,祝融峰上,要写悬崖百丈碑。
颠狂甚,叱青猿代捧,蘸墨亲题。
这首词以咏砚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对砚石材质的赞美和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忆。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砚石描绘得生动形象,既有其自然属性的描述,如“刳紫云肝,镌白玉脂”,又赋予了砚石以人的性格特征,如“瘦比龙精,娇踰鹆眼”。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砚石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词中还提到了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如“曹王台上”、“徐陵序里”、“韩文与杜诗”,以及“防身凤咮”,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也增加了历史文化的深度,让读者在欣赏砚石之美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此去衡阳,祝融峰上,要写悬崖百丈碑”,表达了作者对砚石的敬仰之情,希望将其作为珍贵的纪念物,记录下它的独特之处,寄寓着对砚石的珍视和对文人雅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砚石的细腻描绘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房四宝之砚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