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无心作聘君,使君悬榻意何勤。
世人不道芳荪好,可是清香不远闻。
孺子无心作聘君,使君悬榻意何勤。
世人不道芳荪好,可是清香不远闻。
这首诗名为《藏春峡四首·其四》,作者是宋代诗人陈瓘。诗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孩子无意间散发出芬芳,使得地方官员(使君)对他的来访充满期待。诗人通过"孺子无心作聘君",暗示孩子的清香虽然无意,却引起了使君的注意。"使君悬榻意何勤"进一步描绘了使君的热情,他特意为孩子预留了座位,显示出对清香之源的好奇和尊重。
"世人不道芳荪好",诗人以"芳荪"比喻孩子的美德或才华,暗示在世俗眼中,这种美好可能并未被广泛认知。然而,"可是清香不远闻"则揭示了孩子的品质如同芬芳一样,虽然未被大众察觉,但其影响力已在悄然传播。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赞美孩子的无意之举带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珍视以及对隐匿美德的赞赏。